第八章 荀氏家宴

  我并没有多的要收拾的东西,只拿了我的书包,装了那几件厚些的衣服,又让小喜鹊把郭嘉的衣服收了些,跟着往荀彧的院子那边走。
  一路没有遇到觉得我们行迹可疑的人,只是几个仆从打扮的人在我们旁边低了头侧身避过而已。
  一路走来与我那天私自出行找郭嘉的路线倒也大致相同,走到那丛菊花处,那菊花已是开得十分茂盛,我想到我藏到里面的剑,便蹲了下来摸索起来,小喜鹊也帮着找,前方郭嘉和荀彧也停了下来,疑惑地盯着我们的动作。
  我提起那柄被打湿了的剑,乐滋滋地递给郭嘉。
  郭嘉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接过剑,说道:“原来这柄剑是被你们拖到这里来了。”
  我忙不迭地说:“防身用,防身用,哪知它那么沉。”
  他顺手从我手中接过剑,挂在腰间,倒像轻若鸿毛的样子。
  我心里想着以这剑的重量,郭嘉却轻轻一提挂在腰间仿若无物的样子,虽然看似瘦弱,但力气却不小,心中竟有终生有靠的感觉,不知不觉间有些甜蜜,忍不住仰头看着他,他也是一脸笑意。
  旁边荀文若打忽然抖了一下,笑道:“你们俩那眼神,真让我觉得自己很多余。”
  一路笑闹着到了荀府,荀家很大,郭嘉住的只是个小院子,荀家的小道却是盘根错节的,很是复杂。
  对于我们即将前往许都的消息,荀家人应该大致知道情况,但是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践行,只是举行了个小型的家宴。
  在荀氏家宴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如此多的人,之前毛头小子袁熙那拨迎亲队伍不算。我有些兴奋,很好奇地看着华灯初上中那些摇曳的人影。
  只有荀谌是我见过的,与那天一样,依旧心思重重的样子。略向我和郭嘉点了点头,便眼神全无焦距地想着什么的样子。
  另外还有几个少年模样的人,荀文若没有细细介绍,他们与奉孝见过礼之后便很规矩坐在门厅的两边的长椅上,我听得奉孝叫了一声“奉倩”,一个文弱的小少年笑着答了,两人说了几句,等荀彧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小喜鹊带了出去安顿之后,我便走到奉孝身后,问了问刚才那少年的名字,奉孝告诉我那人叫荀粲。我便在心里默默地记了。
  荀攸我听说过,没承想到辈份如此之低,年龄倒是如此不谦虚。
  宾主倾谈完毕便开始了家宴,虽说是家宴居然男女分席而坐,我不得不和郭嘉分开,之前寸步不离他身后,那仆妇把我引开的时候我十分手足无措,奉孝握了握我的手,像是让我放宽心地的样子轻轻拍了拍手背。旁边的人见到这小动作有些不适,便偏了头装没看见,只是荀文若笑了笑。
  在家宴上,我见到了荀家的女眷,我肯定是一个也不认识,除了站在我身后的小喜鹊。她们倒是很热情的招呼我,用那种汉末的河南口音,我之前一直觉得这样讲话很累而且很不好听,但从这些莺莺燕燕口中说出来倒也悦耳。
  我很快的融入了这群女眷,我从奉孝口中听过唐玉,果然荀文若只得这一个妻子,并未娶妾,他那大侄子荀攸倒是有几房小妾,但妻与妾虽然同桌,但却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比较大方得体的就是妻;妾者,怯也,这些小妾都有些缩手缩脚的样子,看到这些羸弱的小妾,我遥遥地看了看对面席上频频举杯的奉孝,想到我这尴尬的身份又有些抑郁。
  另外我有些好奇有两个小孩模样的女子也坐在桌上,有些好奇又有些矜持的样子盯着我看,等饭吃了大半我才从唐玉口中得知,原来那是她的儿媳和侄媳妇。我觉得十分好笑,又不好笑出来,唐玉比我大不了几岁,虽已是妇人模样,却没想到居然都有儿媳妇了,而且那句儿媳妇明显那比少年要大那么几岁。
  饭吃得十分尽兴,我之前也听见所谓文人雅客之间有聚会,但今天不过是家宴,便没往聚会上想,但意外的是,饭毕撤席后才是真正的*。
  聚会允许女性参与,但唐玉那侄媳与儿媳妇回避了,不知是因为面浅还是因为辈份不够,其它的妻子都跪坐在了夫君了身边,小妾则跪在身后侍候,个别可能是因为得宠,也跪在夫君稍下的位置。厅中的人都是席地或坐或跪,男子的姿势稍显自由些。
  我乐颠颠地跑到郭嘉旁边坐着,小喜鹊跟着我跪在郭嘉后面,我把小喜鹊往我身后拉,在郭嘉耳边说着:“我可不准你再纳小,怎么办呢。”
  他笑了笑,理了理我耳旁的细发,细致地将那几缕头发别在耳后,凑近了我耳语道:“如今我得了你,自然不会再有别人。”
  荀家兄弟、子侄在讨论着袁本初的冀州,时不时的还提提幽州,我没仔细听,只腻着郭嘉。
  郭嘉的心思似乎也全用在我身上,也只偏着头,任我双手吊着他的手臂,另一只手也伸过来捋旁边垂下的头发,眼中含着笑,与我轻声说着话,讲着这荀氏家庭的来历。
  旁边荀文若的咳嗽声渐大了,我和郭嘉都看向了他,他笑道:“奉孝与夏候姑娘这般情致,倒教在下打扰了。”一边的唐玉也是吃吃地笑。
  我看着其它盯向我俩的眼神都有些揶揄,虽有些不好意思,口中底气十足地说道:“文若先生难道没有年轻过?初识唐玉姐姐的时候也曾浓得化不开过吧。”
  唐玉在一旁掩嘴笑了:“夏候姑娘倒是个直爽人。”
  荀彧倒也没再取笑我,只是笑着问奉孝:“那吕温候也确实不是可托之人,这等忘恩之人,居然坐拥城池。”
  奉孝似乎没听他们刚才的谈话,但又接了过来:“虽然此人品行无端,但麾下可用之才颇多,只可惜了明珠暗投。”
  我也收回了靠在奉孝身上的软绵绵的身体,稍稍坐下了些,握了他的手,用很崇拜地眼神望着他,力图让他产生作为一个男人的自豪感。
  果然,被我那眼神一瞄,奉孝便挨个讲了那吕温候麾下的将才,先是描述了陷阵营,我觉得听起来像是我们的飞虎队的样子,其实我对这些人并不了解,我只听过那可止东吴小儿夜啼的飞将军张辽,所谓高顺陈宫却真是没听过。
  奉孝说得神采飞扬,座中人都听得十分入迷,我瞧着跪在背后的那几个小妾眼中都有几分向住的样子,不禁又伸出手来挽起奉孝的手臂,心中得意万分。
  这场汉末天下形势讨论会延续了大概有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的样子,撤席时确有几分宾主尽欢的样子。
  那荀文若的兄弟与又与荀彧郭嘉两个私谈了一会,我便拉着小喜鹊和唐玉叙了会家常,唐玉带了我向她那两个妯娌道了别,说了番珍重的话,听了这些我才明白,这确实不仅仅是家宴,也包含了践行的意思在里面了。
  出了府门,夜已三更。
  跟我们出门的不仅仅有荀文若一家,还有他那比他还显成老成的侄子。荀家那两兄弟一副执手相看泪眼的模样让我很是不忍。
  马车有三驾,我以为是男女分开的,没承想居然是以家庭为单位,我和郭嘉在一起,小喜鹊和一个名叫汉三的小伙子赶车;荀彧和唐玉以及那个奉倩的小少年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两名中年人;另外两个儿子和大侄子荀攸一处,荀攸坐在副驾位置,赶车的倒是一个仆妇模样的人,典型的北方妇女,很身强体壮的样子,我听他们叫她乔婶,荀攸没有带家眷。
  一路上我很高兴地和郭嘉偎在一处,之前才掉到这时代的时候也坐过马车,被那袁熙领着,但那会如惊弓之鸟,又语言不通,又是一路急行,弄得我又疲又累。今天这马车舒适度明显比那次好,虽说路况仍然不佳,但有郭嘉在身边,就觉得行程无比美妙。
  之前我一直以为奉孝在为袁绍效命,他也并不知道我的想法,没跟我提过,我便一直以为着,一路上我才得知他竟只是在多方游历,恰逢此时到了冀州,袁绍托了荀谌把我拘禁起来,荀彧俩叔侄想奔曹操而去,便设法保全了我,又叫郭嘉多方照拂,没承想成就了一双姻缘。
  汉末的星空比现代的黑得多,所以星星显得特别亮,郭嘉搂着我,给我讲着这星宿的来历,我听着倒是十分有趣,这与我们所说的星座完全是两码事,有的星辰掌握着战乱,有的星辰掌握着水文、农业、包括地质灾害即所谓地震什么的,一路行着,启明星也亮了,郭嘉告诉我那叫紫薇星,即天子,这颗星星如若不亮便是天下会被翻了个面去。
  奉孝出生的这个时代,见识毕竟受时代所限,否则他也不会把我当作小倩、青宁这种虚构中的妖仙类了。我没有辩驳他,只细细听了,心中想到这些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识其实也不知等闲之辈能掌握得了的。
  天亮时,我们已出了冀州城,一路畅通无阻,那袁本初并未想过要把我抓住去赏给他儿子,也没想过要把我的奉孝留下来助他统一北方,真是没眼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