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元芳左右一瞧,见此处甚是背静,少有人过,怕是没人来解围了,他只得坐在了他的对面,看来豁得出去豁不出去都得奉陪到底了。
  元芳平日很少喝酒,到了军中,严守军纪更是滴酒不沾。他确是担心,要被卢玄安摆了龙门阵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酒量如此之好,玄安的酒量却如此之糟糕。两碗酒下去,他除了微微有些晕眩,未觉如何,而卢玄安却是晃得难分东、西。他竟然推心置腹地拉着他说,他再也没机会得到那只燕子了。但无论怎样,她飞到哪,他就会跟到哪,但只天天见到她就好,哪怕只是远远地,远远地-----那痛苦又痴情的声音,让一向内向沉静的李元芳也为之动容。
  第四十四章
  此时的如燕正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一片偏僻无人的草地上,刚才她在婆闰的都府里遇见了巴图勒,这个丰健英俊、满脸阴郁的青年,让如燕再次想起了逝去的乌兰。她愁肠难解,莫非这人世间的缘份真的如此缥缈,难于把握么。如燕忧伤地望着满目的苍凉的原野,神思远飘,竟连有人来到自己的身后都未曾发觉。有一只手慢慢地抬起,在半空又犹豫地停下来,握成了一只拳头,半晌终于下定决心似的打开,重又伸向她纤细美丽的肩头。如燕受到惊吓回过头来,真的么,是李元芳?他的眼神里为何有那么多的东西,她一时竟看不懂。
  “玄安他,喝多了。”李元芳没头没脑地冒出这样一句话,如燕闻言呆了一下,并未答言,只有些忧虑地侧过头去。
  李元芳心里没来由一阵失落,虽然他从卢玄安那里早已经知道如燕的心意,可不知为什么,看到她为别的男人伤神,还是觉得难以舒畅。他不能不承认,玄安对她的感情并不比他自己要薄多少。尤其是当他们一起在前日的仪式中出现的时候,他痛苦地觉得那象一场如燕的婚礼,而整个场中,没有人会否认他们的般配。
  “如燕,”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玄安其实是个很好的人,真的很适合你,你要不要------”
  如燕一惊,她未料到李元芳来找她,是为了说出这些话,她无限失望、委屈又恼怒地盯着他,紧咬了半天朱唇,终于喊出来,“李元芳,我恨你!恨死你!”说罢,眼圈一红,抬腿要跑。李元芳虽未转身,却闪电一样伸出手去拦在了她的身前。如燕愕了一下,见他依然背向无语,再次绝决地推开他的阻止欲走。此时的元芳终于再也无法自控,他猛然转身,一把将她带进自己的怀里,只见那张无暇似玉的脸上,两行莹泪早已涌至颏下,她奋力地挣扎,只想离开这个让她的心伤得不能再伤的男人。
  李元芳却动了真力,一味地环着她的腰、她的肩背,将她死死的搂在胸前,好象只要一松手她就真的再不会回来,就真的要失去她。不,他不愿意,这是他的女人,他的珍宝,只能属于他一个人,他怎能轻易放手让她再次走掉。“我、爱-----你”,她的耳边,他一个字,一个字说得如此维艰,却又如此的刻骨铭心。如燕全身一软,倒在他的肩窝里,泣不成声。
  时近中秋,明月当头。阵阵寒意浸过的西风萧然吹过,在元芳怀中的如燕却是暖意融融。她把头靠在他坚实的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李元芳则眼观寥宇,围着她的细腰,轻抚着她的秀发。
  “如燕,”他轻唤,“你,想听一个关于水生的故事么?”
  如燕有些惊讶地抬起眼睛,良久,她摇了摇头。李元芳有些不敢相信地把她从怀中分出来,“真的?”见如燕肯定地点头。又问,“就这一次机会,别后悔噢?!”
  如燕娇嗔地白了他一眼,重又回到他温暖的肩膀里。
  “为什么?”李元芳不解地问,他知道她一直在等着他来讲这个“故事”。
  如燕叹了口气,“那个人有你的相貌,你的生命,却没有你李元芳的灵魂。而我所要的、所在乎的唯有那颗属于我的,完整的心而已。好在,它还在这里。”她把如绵的纤手轻轻放在他的胸口处。“我还要求些什么呢?”
  李元芳压抑不了内心的躁动,他一下子把如燕从肩下扳起来,直直地看着她。看着她那清澈如水的眼神,看着她皓美如月的面庞,他慢慢地,慢慢地俯过头去,忘情地吻上她的额头、眉梢、凉腮,直到找到那颤抖的温润的樱唇,他留恋着它们,忘却了世上的一切,他的士兵,他的战场,甚至他的狄大人,只一味地用灼如碳火的身体越来越紧地拥着她,象要把她那纯洁美好的一切都缠绕融化在自己的骨里,血里。永远不分开,永远------
  第四十五章
  十日之后,莽莽苍原上,一条宽阔的河流边,散落地驻扎着几座行营,其中一座牙帐的帘子一掀,从里面走出个身着淡青胡服的灵秀娇美的年轻女子,她手里托着一个茶点盘,向中心的一座大帐走去,没走几步,便遇上了一个俊逸的青年男子,“燕儿,”他目光如炬,下意识地唤她,如燕用眼睛瞪了他一下,“玄安,你到底记性不好,还是故意的?!”如燕嗔道。
  卢玄安无奈地一笑“如燕,行了吧?”
  如燕这才得意地撇了下朱唇,同他一起向大帐走去。二人刚走到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开心地笑声。卢玄安一打帘,二人鱼贯而入。只见狄仁杰坐在杨远,张环等人的中间兀自笑个不停。
  “你们在笑什么,说来一起乐乐。”如燕好奇地道。
  杨远回答,“我们在打赌呢!”
  “哦,什么赌,我也下一注。”如燕轻巧地把盘子放下,直起身来。
  可是这些人竟然不怀好意地笑得更加厉害。
  一旁的张环终于忍不住道,“如燕小姐,大人和杨将军在赌李将军什么时候回来娶媳妇呢!”
  如燕一张俏脸立刻涨得通红。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任那身后,笑声再作。
  站在帘外,如燕听见杨远说道,“玄安,我说元芳半年会来,阁老说一个月,你说要多久?”
  只听卢玄安酸溜溜地拖着长声道,“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不过换作是我,一刻不等,马上就到了。”
  如燕无奈一笑,自从接到武皇圣旨,他们就与李元芳分了手,他率军前往自己的驻地——陇右道鄯州府,而狄仁杰却带着自己的队伍走近路返向神都。走之前应婆闰之请,狄仁杰将卢玄安带在了身边,也许不久,他就是叔父的新卫队长了吧。如燕长长地叹了口气,其实她也不知道李元芳什么时候会来。也许几年,也许一年,也许几个月,也许------
  她不经意地一抬头,不敢相信地望向远方,那里,天际处一卷烟尘,一个英姿勃勃的年青将军正从天地间纵马向这里飞一样的驰来------
  离燕 下卷
  第一章
  大周圣历元年,春末的一个傍晚,慵懒的斜晖轻笼着神都上空飘缈的尘嚣,缓缓褪下了西天。城南尚贤坊内简朴、古拙的狄府早早地闭了大门,三进三出的院落内一片宁静与详和。不是府内之人,任谁也看不出,今日为府邸主人寿诞的迹象。
  后院的小花园里,七八个侍从远远近近地围着一处宽阔的斗角亭台。亭中银丝满头,却神清目醒的当朝宰相狄仁杰,身着暗紫便装,舒服地靠在一张扶手软椅上,以手把须,笑意微展,悠然自得地看着前方。与他正对面,十来步远处摆放着一张乌红的桌案,案后一个身罩石青圆领纱袍,头顶银灰幞帽,面目朗俊、身形挺拔的年轻人席地跪坐,正一丝不苟地布着茶道——温杯,涤器,量茶,润泽,摇香--------,他一派气匀神静、从容优雅。
  终于,执壶凤头三点,漾水七分,一盏水雾轻缭的新安香茗酿就,他恭敬地双手擎着杯壁,将它轻置在一只托盘上,并交给早就等候在一旁的一个三十上下,圆脸粗眉的管家。狄仁杰从那管家手中接过茶盏,兴味十足地观色、闻香,噣品,一副陶然沉醉的样子。不想立于身边的管家,隐隐地长出了一口气,虽是轻得不能再轻,却依然被狄仁杰听了去。
  “狄春,”他不满地乜斜了他一眼,慢慢地将茶放在身侧的几案上。“从早起到现在,你这长吁短叹地就没见停过,怎么啦,哪顿饭没吃妥帖啊?”
  管家狄春见问,忙略躬了身,陪着笑脸道,“老爷,我这不是觉得------,想如燕小姐与李将军在府的那几年您过寿,真是翻动着热闹,唉,谁知今年竟这样冷清?”
  狄仁杰不觉瞥了一眼对面的年轻人,见他明明已经动了心神,却故作镇定地收拾着茶具,不禁呵呵一笑道,“如燕那个丫头可是吵闹了我几年,好容易去年嫁了出去,给我清静清静,今日,又难得玄安布得一手好茶艺,要你这厮来煞风景?!”
  话音刚落,就听得一个甜美、清脆的嗓音娇叫道,“这是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呢?!”众人循声而望,只见一个身形曼妙、云鬓高挽、面似芙蓉的女子,立在园门处,她一身浅绿折领胡服,手里挽着只鹅黄绸包,一双秀目盈如春水,满含娇嗔地望着亭内。
  “如燕!”狄仁杰难掩惊喜地站起身来。
  如燕轻灵地走近来,却依然不依不饶道,“叔父,难道小女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么,快都拦着我,不然我就寻短见啦!”说得众人一齐笑了起来。
  “你这丫头,游魂似的!”狄仁杰口里嗔着她,脸上却笑意满盈,“元芳呢?”
  “哟,”如燕故意惊怪道,“半年不见,您还这么偏心眼儿呐,开口闭口地元芳,连我这个侄女都感委屈呢,何况这府里的别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