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狄仁杰实在太嚣张,怪不得千岁恨得他牙痒!”
  一个瘦长的长史模样的人在旁劝道,“明公休怒,魏王不是有了明喻了么?!咱们什么时候------”
  陈惟良气息一顺,“暂时不要动,且按他说的办,我看粮断之日他怎么收场?!”
  “那信中所提之事?”那人追问。
  “笨蛋,动手也要等他出了我的襄州地界,不然可要自讨其祸不成?!”陈惟良两眼一立,旋又转动起来。
  第二日一直阴霾的天空到底又飘起雨来,狄仁杰不顾元芳等人劝阻,坚持冒雨到城外查检州仓储粮实情,众人只好撑伞相从。如燕不放心,与狄春提着包干粮和必备之物,坚持随行。好在天过巳时,出了州城后不久,便觉雨点渐稀,后来慢慢停止,竟当空透了些许暗蓝和阳光出来。
  狄仁杰回首笑道,“看看,不知咱们当中谁这样有人缘,把老天都交下了,啊?”
  如燕一抹肩上的水湿,“当然是您啦!老天爷肯定想,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歇着,还要为了天下苍生东奔西跑,得啦,让他累就累去吧,别让旁人跟着受罪就行了!!”
  “哈哈哈,”狄仁杰开怀大笑,“你这丫头,这是赞我,还是在贬损我呢?!”
  “当然是赞您了!”如燕翘着秀美的樱唇道,“明儿我要能撞见老天爷,一定要他再赐您一百年的寿路,那咱们大周天下可要有福喽!!不过那时您就得自己办差了!!”
  “哦,为什么?”狄仁杰问
  “因为我们呐,早被您那劲头吓死,各去投胎啦!!”如燕冲口道。
  众人本来笑声刚止,再又被她逗得直不起腰来。狄仁杰单回首点指李元芳,“这都怪你,我总算有希望把她嫁出去,偏你舍不得,又娶了回来。”
  谁知李元芳也不省油,“大人您的侄女,没教导好,反来怪我。”众人又笑。
  突然,一声呼天抢地的号啕将狄仁杰一行狠狠地吓了一跳。
  寻声望去,只见远远一处河岸短堤上,三四个人影正慌急地奔来跑去。狄仁杰赶紧招呼众人一起向那里奔去。上了堤岸才明白,村里两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时失足落了水,此时,那小小的身影已被冲出百丈之远,正在湍急的水流中挣扎沉浮。他们的母亲急得顿足捶胸,若非乡邻拉扯就要跳到水下去。
  如燕知道元芳、张环等人皆系燕赵等地的北人,不熟水性,她心里一急,将包袱向狄春一塞就要入水救人。谁知刚迈半步,衣袖就被牢牢地攥住,未及转头,卢玄安已将她向后一扯,自己一个纵身跃入水中。
  提心吊胆地,众人看着他飘向最近的一个孩子,扯住了他的肩膀拉向岸边,忙都跑过去接济。但此时,另一个孩子却已顺水被冲走,玄安再返身已是来不及了。正在焦急的时候,河的对岸一个绿色的身影一闪,就着孩子水中的位置飞身跳下水去。她衣履鲜明,一看就是个女子,却是水性极好,几个潜伏就到了已见没顶的孩子旁边,揪住了他的衣领,往岸边泅来。
  狄仁杰留下如燕照顾那上岸母子,又赶紧带人向那绿衣女子救人方向奔去。眼看水中的他们接近了河岸,不想一块粗木随水冲过,女子不及躲闪被击中了头部,一下子松了手,向水面下沉去。这时,当地闻声赶来的几个村民纷纷跳下了水,及时地游到他们身边,将大人与孩子都救于岸上。好在两人都脉息尚存。
  待到将女子仰面放平,李元芳一怔,叫道,“大人,你看!”
  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可是昨日那紫衣女子的清丽与孤高却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狄仁杰更是一眼便认出她来,“快喊如燕来!”他看着她人事不醒的样子急道。
  其实,如燕此时早就站在了他们的身后,先前的那个男孩已经醒转,正被他的母亲抱在怀中。她想赶过这边来帮忙,可是当她从人们的缝隙里看到了那张苍白的秀面,顿时呆立在原地。是她?真的是她么?初到神都的夜晚,客栈里的那名黑衣女子,她真的如约来到了自己的面前,却是以这种方式?
  直到听到狄仁杰叫到她名字,如燕才愰过神来,她赶紧近前去,心神杂乱地为她检查伤口,揉点穴位,直到一声细弱的呻吟从她口中传出,人们才放了心。狄仁杰命如燕与狄春带两个侍卫将她送回城中馆驿去,继续调治,自己则察看安抚了落难的乡民后,带着李元芳等人,接着朝原来的目的地巡行而去。
  第九章
  下午申时左右,狄仁杰等人才回到住处。还未进门,便逢着狄春从外面回来,他无奈地说已跑了一个下午才找到间药铺,按如燕开出的方子抓齐了药。狄仁杰从他手中接过药单细看一回,都是些治淤安神的品目,点点头,不及休息,便赶往如燕的房间。不妨与刚出门口的她走了个正对,“如燕,那位姑娘怎样啦?!”狄仁杰关心地问。
  如燕似乎比走了一天的他们还要疲惫,但还是努力地笑了一下,“早已醒过来了,头上有个包,呛了冷水,受了寒。”她发觉自己怎么也说不大清,“叔父您自己去看一下吧。”说着让出了道路。
  狄仁杰在她的引导下走进了房间。见那女子果然穿着如燕的衣服,半靠在塌上,见狄仁杰进来,撑坐了起来。
  她向狄公致了谢,并告诉他,自己姓方名清荷,因父母早亡,一直由身为荆州长史的舅舅照顾抚养,此番为入都探访亲友回来,恰巧遇到此事。
  狄仁杰恍然颔首,“愿不得,方姑娘的举止不同于一般人家儿女。”方清荷淡然一笑,并未答言。
  为了让她好好休息,狄仁杰并未过久查问与打扰,只叮嘱如燕好生照看。
  虽然宽阔却异常潮湿的正室里,狄仁杰背负着双手,在屋内慢慢地踱着步,今日目睹的州仓粮储的情况正在让他忧心忡忡,粮囤里的粟米不及一半,而且进水严重,倒真的比陈惟良所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听管仓的官吏奏报,这些存粮只够每日千人维持十一二日。为什么朝中的援粮还没到来呢,是道路冲毁?途中生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城中粥棚已开,第一天便有上百人蜂拥而至,以后的人会越来越多,该到哪去弄粮米来呢?
  接下来的两天,狄仁杰一边派人去沿官道打探神都援粮情况,一边去粥棚济所视查,而两方的动向的反差,让每个人的心都收得紧紧的。
  这天下午,狄仁杰破天荒地没有出去,闷在自己临时的公事房中,一直未见出来。房门口,李元芳站在廊下干脆利落地向一个侍卫叮嘱着什么。东面隔院,一株参天古槐的树荫里,一双秀美的目光隔着院墙镂窗,定定地追随着他的行止。
  “方小姐!”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方清荷吃了一吓,转回身却见手握长剑的卢玄安带着个侍卫从院门处走来。
  “有件东西还你。”玄安迎着她疑问的目光,稳健地举起了一只手,他削长的指尖,夹着一只光亮的银锭。
  方清荷呆了一下,随即恍然,她似漫不经心地伸出手去,接过了那锭银子,向他浅盈一笑,转身向自己的住室走去。
  万点翠影摇曳的瞬间,卢玄安迷失在她那波光闪动的目光里,直到身边的李朗在他耳边轻语了一句,“卢将军,您看,她的眼睛象谁?”
  第十章
  狄仁杰的房内,一身便装的他正俯首在一张信纸上写着什么,李元芳带着狄春悄悄地走进来,不敢打断。直到搁笔,狄仁杰方抬起头来,“狄春,你还记得我的一个门生,岑文忠么?”
  “当然记得,您在彭泽时,还与他修过文,会过茶道的。”狄春没有丝毫的懵懂。
  狄仁杰满意地点点头,“现在他是硖州刺吏啦。我这里有封极重要的书信,要你亲自去送并交到他手里。”
  “大人,您是------”李元芳好象猜到了他的用意。
  狄仁杰心有灵犀地一笑,“借粮。”
  “他,肯么?”李元芳怀疑道。
  “原本那里水丰田良,此番又并未受灾,这里又有我这个朝中宰相作保,等援粮一到,立刻还他,如何不肯?!”狄仁杰自有成竹在胸。
  “老爷,我倒是去得,但需派个知道路径又妥贴一点的同伴才好。”狄春见事体兹重,插言道。
  狄仁杰点头,正寻思间,门口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我知道路径,又妥贴,陪你一起去吧!”
  三人一抬头,却是一直男装在身的如燕站在那里。
  她未语先陪笑,“叔父,可好我要去办自己的事了,又与狄春同路,正好相互照应。”
  “你,真的有事?”李元芳不等狄仁杰开口,便身不由已地抢话道“到底是什么,你要去哪里?”
  如燕有些不自然地看着他,“元芳,你的问题这么多,我不知道先答哪一个了。”
  “元芳,”狄仁杰看看着实起急的李元芳,故意微笑道,“如燕这不是马上要告诉我们么,可见这回是自己的媳妇了,知道着急啦?!”
  李元芳脸上一红,不再作声,却依然盯着她不放。
  “叔父,您还记得我初到府上,跟您说过的关于我的养母的话么?”如燕且不去看他,只对着狄仁杰提示道。
  “哦,我记得你不是说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么?” 对如燕的过往狄仁杰当然了然于胸。
  “那是肖清芳告诉我的,说她住的地方发生了泥石滑坡,整个村寨都没了,我自己并未亲见。”如燕绞动着衣袖,“我从记事起就被大姐寄养那位阿姆那里,直到十一岁才被接走。我,拿她,当自己的母亲,------”
  如燕不禁红了眼圈,“近来夜里总梦见她,总觉得她还活着,我实在不死心,想去找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