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四章
在硖州西南的山中,穿行于雄峰、竹林、飞瀑、清泉之间,听着四处缭绕的山歌乡韵,感受着世外桃源自在之美,狄仁杰不禁笑着对元芳道,“怨不得那个丫头舍不得回来,就连我这个老头子也想挂官而去,徜徉在这天造地设的青山绿水之中,每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想是如何悠哉、乐哉!”
李元芳一脸苦笑,“悠哉、乐哉?大人,您这辈子还是别存这非份之想了,借个由头到这里来走走,我看就已是修来的福份了!”
“呵呵呵,”狄仁杰以手点指,“你的意思是让我感谢如燕么,这个丫头怪不得那样俊灵水秀,原来是生长于这人间仙境之中,我看,你才是修来的福份!不过可要小心,这样丫头,说跑就跑啦!”
李元芳不禁大摇其头,“大人,您到底是哪一面的,怎么净向着她说话?!”
未等狄仁杰答言,早有狄春在一旁帮衬道,“李将军,这还看不出来。如燕小姐早说老爷偏心,今天算是真的了,没见他连见您拜见岳母的礼物都帮着备下了么?”
“大人!”李元芳闻言一惊,停下了脚步,感从心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狄仁杰将眼一瞪“狄春,要你这厮多嘴!我本想趁李大将军反应过来没有准备的时候狠敲他一笔竹杠,不想被你断了财路,这钱定要从你的薪俸里扣!”
狄春的表情就如吃了一车的苦瓜,惹得所有的人都一起大笑起来。
狄春将狄仁杰与李元芳等人引到月前来过的竹楼小院前,先去竹篱门前张望了一番,转头向狄仁杰道,“老爷,好象没人。”
狄仁杰等走进细瞧,只见静静的院落里虽简朴,去清整有治,一座墨绿的吊脚竹楼的门上横插着一支精细的竹棍,只是告诉别人主人不在家而已,并不用来防贼的,门口一条麻绳上还晾着两件黑蓝粗布的衣服。在这纯粹的土人住所中,一点看不出如燕在此生活的踪迹。
狄仁杰道,“我们还是到院外去等等,让狄春去左右打听一下吧。”众人点头。
刚走到门外,忽听旁边繁密的竹林中传来一阵女子的杂乱笑语。听声音似乎人有好几个。一会儿功夫,那喧哗声便飘近且清晰起来。
只听一个纤细的声音道,“阿显,今晚与我们一起去赶歌会吧?”
“不了,我不会,你们去吧。”一个甜润的嗓音传来,令李元芳心如擂鼓。
“阿显,去吧,寨子里好多后生都打听你呢!”又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
“真的不去了,我还要照顾阿姆呢!”
“阿显~------”那声音还要再说。
“好了,好了,你们别再劝她了”,另一个响铃样的声音穿透了密林,“阿显她,在外面一定有男人啦!他们汉人跟我们不一样的!”
林中突然静了下来,可不到一刻,便听哗地一声,如鸟巢炸开,笑声四起,
“阿秀!这种话亏你也能说得出口!看我不撕你的嘴!”那甜润的嗓音连羞带惊地大声斥道, 却引发了姑娘们更加响亮的笑声。
第二十五章
一时间,林中竹枝摇动,人影乱闪,没一会儿便有两个轻快的身影,雀鸟般一前一后飞蹿出来,为首的姑娘脸庞红润,形体纤美,后面的却肌如凝脂,面似桃花,柳腰婀娜,两个人都是缀着银饰的布帕裹头,锦绣滚边的斜襟短袄,前面的姑娘穿着宽宽的筒裤;后面的却是一袭耀眼的火红百褶罗裙。前头那姑娘一出林子就发现了院篱前站着的狄仁杰等人,却并不怕羞,大方地看着他们,笑着向身后气喘着道“阿显,你家来客人了!”
后面的那个穿长裙的姑娘早已追了过来,却是吃惊得忘了行动。这时,林里又有几个年轻的姑娘背着竹筒跑出来,那个惹事的朝她们咯咯一笑,“阿显家里有客,咱们走吧。”说着一路指点私语着走开了。
水灵俊秀得岭上茶花一般的姑娘疾走几步来至近前,澄澈的双眸喜悦中夹杂着些许慌乱,“叔父,你们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她做贼似的瞥了一眼李元芳,赶紧过去拉开篱门,请他们进去。
见竹楼的门插着,如燕解释道,“阿姆可能出去拾柴了。”她放下身后的竹篓,“我去找她。”
“如燕,不必了,下次吧,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事要立时去办,转空便走,就在这院里荫下坐坐就好。”狄仁杰赶紧阻止道。
如燕实在手足无措,不知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转着身找了几只竹椅木凳请狄仁杰等坐下,又进了堂屋绕了好几圈,才端出一只摆满山果的盘子来,突然又省起要去沏茶,再被狄仁杰出语拦下。
他颇有感触地看着她,“旧有的名字,旧有的服饰,旧有的家园,旧有的娘亲,”他摇了摇头,“如燕,你不会真的将我这个老头子和元芳当作路人了吧?”
“叔父,我、怎么会,我只是------”如燕语无伦次地解释着,全然不见了先前的俏皮与机敏。
他们坐在一处简短地各自叙述了离别以来的情形,在提到途中的遇险时,狄仁杰尽量使口气轻松,简捷扼要,尽管如此还是令如燕惊慌忧急不已,特别是听闻玄安受伤,并与方清荷同去荆州时,她的关切与担忧越发表露无疑。狄仁杰见她不住地咬唇绞手,突然一笑,“如燕,别人的事尚可,元芳更有一件让人悬心的事呢!”
见如燕将柳眉一挑忙着追问,狄仁杰假做没有看见元芳频急传递的眼色,讲笑话一般将阿朵拦路截婚的那段奇特经历在狄春等人的添油加醋下地完整地复讲了一遍。
只见如燕的一张俏脸先是由白变红,再由红转白,最后竟平静如水,只低头不语。狄仁杰原本只想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对这个效果倒是未曾预料,“如燕,”他注视着她的神情颇有深意地道,“你不会真地委托了那位方小姐看着元芳的罢?”
如燕抬头勉强一笑,“叔父,您看我象是会做那种无聊之事的人么?至于那位方小姐,看来我以后见到她,要好好地谢谢她啦!”话虽如此,一双如水的凝眸中却含意深深,连狄仁杰也猜不透她在想些什么,更不要说当局者迷的李元芳。
第二十六章
又闲谈了一时半刻,狄仁杰见如燕那位阿姆依旧未归,料是此次不得相见,只好以元芳名义将礼物留下,率人起行。刚走到门边,他突然想起什么,“如燕,你这里有针线吧?”
如燕点头,“当然,您哪里的衣服破了?”此时的她完全松活过来,上下地打量着狄仁杰的圆领长袍。
“不是我的衣服,是元芳的袖子在进山时刮破了!你这丫头,如此大意,如何做得人家的夫人!”狄仁杰有意带出埋怨的口吻。如燕显然深感内疚,从进了院门,除了匆促地瞄过几眼,压根就没敢认真仔细地看他,今见狄公责备,只低了头直向竹楼走去。
“呵呵,”狄仁杰看着她的背影朝狄春等道“咱们先走吧。”
李元芳一听,也要跟上前来。却被狄春一把按住。“李将军,您还是等李夫人为您缝完袖子再走吧,也好给我们老爷省下副针线。”
说完,与张环几个偷笑着跟着狄公出了院子。
如燕将针线拿来,见狄公等人已经出了篱门,便不再避讳,走近李元芳,扯过他的衣袖细看,果然臂肘处现着道两三寸长的划痕,便在那里快速地穿引缝补起来。
看着那清水芙蓉般秀面楚楚动人,近于咫尺,几乎贴上了自己的胸前,李元芳不禁有些心猿意马,他只得别过脸去。
缝至一半,如燕的手微停了一下,“元芳,我嘱你的话,你做到了么?”
“什么话?”他明知故问。
如燕象是真的生起气来,俏脸一绷,再不言语。
李元芳忙浅浅一笑,“那件事,你不用担心了。”
如燕奇怪道,“为什么?”
“她只与玄安走得稍近,象是有些默契。”李元芳谨慎地说。
如燕闻听,面色黯然,狐疑不止,带连着手里的动作也慢慢停了下来。
“怎么,你,不高兴?”李元芳敏感地问。
见她似无所闻,李元芳越发多心,犹豫了半晌,方抬手摇了她肩膀一下,唤声,“如燕!”
如燕猛然惊起,接着又缝。
在她终于收线时,李元芳才轻声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她却仍是无语,只埋头整理着补完的衣袖。
“如燕,等山南道的事办完,将你的阿姆一起接到鄯州去,和我们同住可好?” 元芳真诚地道。
如燕意外地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眼里满是深深的感动,弄得李元芳倒不好意思起来,瞬她一下道,“怎么,不认识啦?!”
她依然痴痴地凝视着他的眼睛,“元芳,你真好!”
这句话好象给了李元芳莫大的鼓励,他慢慢地握上了她的纤手,“如燕,你,心里只有我一个人,是么?”
如燕不解地瞧了他半天,方悟出题中之意,脸一红,娇嗔道,“傻子!你一个还放不下呢!”
李元芳不再说话,只一把将她拉在怀里。
第二十七章
山路边,如燕目送着李元芳迅捷的身影向狄仁杰等人远行的方向一路赶去,她觉得自己的心也象是被他生生地牵走了。她多想象过去那样义无反顾地追随着他而去,管他风里雨里,刀里火里,只要与他们每日相伴一处就是她人生最大的期盼与快慰。可是现在自己怕是已失去这一福份了,她隐隐觉得,与他们接近得越多越近,累积的伤痛与伤害就会越重越深,不知哪天自己要为这种伤害付出千倍万倍的代价也无可弥补,她会受不了、承不住、担不起。可是,她又能割舍得下么,那款款情深的眼神,那温暖坚实的怀抱,那宁静隽永的幸福------
如燕慢慢地转回身来,突然她发现在一处疏落的蕃篱旁,一个鬓发杂白,随风拂动的身形瘦弱单薄的老人正用无限愁苦与悲悯的眼神呆呆地注视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