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卢玄安没有再动,他心痛有加地看着她自己挣作着,口里嗔道,“你每天不照镜子么,这样不爱惜自己,看看都快熬成什么样子了!”
  如燕扶着头,瞥他一眼,“昨晚没睡好,今天早上又没吃东西而已,你不要这样大惊小怪的。”
  卢玄安责备地盯了她一会,只说了声,“在这里等我。”转身向四处望望,匆匆而去。
  第三十九章
  时近中午,长史府的后院中,张铎刚走,狄春便过来请议了一上午事的狄、李二人吃中饭。因在此之前,两名侍卫曾向狄仁杰回话,说玄安将军已将奏疏交待给馆丞,自己要在城中略逛逛,要他们向大人代为请假。所以狄仁杰只向李元芳道,“去找如燕来,一起吃饭吧,我象二三日没见着这丫头似的。”
  “老爷,我刚去看过,如燕小姐的房里没人,仆人说一早便出去了,至今还未回来。”狄春抢着答到。
  “哦,知道她去做什么了么?”狄仁杰关心地问。
  狄春刚要答话,就听一阵浅言低语,院门处比肩走进两个人来,正是长身玉立的卢玄安与素白秀气的如燕,玄安手里还拎着个轻飘飘的包袱。两人正说话间忽然看到了狄仁杰与李元芳。
  “玄安,如燕,你们这是去哪了?”狄仁杰已猜到了大概,但略了眼身畔的李元芳,还是平和地问道。
  卢玄安抢前一步,神态自若地来到狄仁杰面前,“大人,我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如燕为她的阿姆烧七,所以顺路跟过去看看。”说完又转向李元芳,故意道,“李将军,如燕的阿姆显灵了,怕是因为从女儿出嫁就没见过她的夫婿吧,老人家使阵风连香烛都掀了。”
  “玄安!”如燕在他身后薄嗔一声。
  “怎么,我又没说谎。”卢玄安扭头看着她,满是正经颜色。
  李元芳见如燕眼圈微红,面色憔悴,不禁既懊悔又不安,“如燕,你怎么没跟我说一声。”
  如燕却淡淡地,“你一直在忙公务,我怎敢将一个平头百姓的些许小事烦劳将军大驾。”说着看也不看他,只向狄仁杰道,“叔父,我去换件衣服,先下去了。”竟转身走了。
  玄安见她自顾走去,忙唤一声,“如燕,你的东西。”一抬腿追了过去。
  狄仁杰看着浑然不是滋味的李元芳,摇了摇头,“你呀,这方面总是慢半拍,明儿去求方姑娘看有此类的灵药没有,为你配一服罢。”
  李元芳的心情可想而知,只一味垂头不语。
  一连两日,张铎带着特别请到的本地善于水务的精干人员齐集州府内,对修善大堤的方案作最后的商讨,狄仁杰同李元芳自是全程参与,最后终于形成统一定论,并决定由张铎奏请,狄仁杰、李元芳从谏,请户部下拨帑银,清淤洄穴,重补年久失修的大堤。
  第四十章
  一片蒙蒙晨光中,在狄仁杰的房门前,卢玄安匆匆而来,他向正候在那里狄春道,“大人有什么事,这么早找我?”
  “我也不知道,您快进去吧,李将军也在屋里。”狄春为他推开了门,待他进去,又将门带上,自己若无其事般的守在外面。
  卢玄安走进内堂,一眼看见李元芳以手拄额,失魂落魄地靠坐在堂下一张椅子里,狄仁杰反倒侧立在他的旁边。见他进来,李元芳慢慢地把手放下,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何种意味的光芒在闪动,就连狄仁杰也是一脸的忧疑。
  “大人,您找我?”见他一时并未说话,卢玄安忍不住接着问“你们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玄安,有件东西我想让你看一下。”狄仁杰缓缓走到案前拿起了两篇信纸,“这是如燕留给元芳的,今天一早才托驿馆的人送来。”
  卢玄安疑惑地接过来,纸上字迹绢秀,绝无删改,一看就是经沉思熟虑后之作,他越看越快,几乎一目十行,看完却又不敢相信似的,猛地又将第一页重新展开,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才惊异地抬起头来,直向李元芳道,“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如燕已经走了,她、她要与你解除婚约?”
  见李元芳的目光里全是深切的痛苦与猜疑,狄仁杰忙将话接了过来,“玄安,如燕在信里已说的很清楚,有一个人已横在他们两人之间,让她无法再面对元芳,所以才决定离开。现在,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卢玄安看着两人别有意味的目光,终于明白过来,“你们以为,她说的那个人是我?”。他吃惊地呆了半晌,自己也拿不准的样子,握着信纸在地上踱了几个来回,见狄、李二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反应,不免将心一横,“大人,元芳,我不怕当着你们的面说,如果如燕曾经给过我半句提示,哪怕只是暗示,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她带走,就算得罪了全天下的人我也决不在乎!可是-------”
  “可是,什么?”狄仁杰见他接不下去,仍保持着沉稳与温和的态度问。
  却见卢玄安痛心地道,“可是,前两日,我陪她一起到城外祭祀的时候,她还在对我说,只将我当做最好的朋友。并且,还劝我回漠北去。”
  “哦?”狄仁杰有些意外,看一眼同样惊讶的李元芳,“玄安,你能说得详细些么?毕竟,你也不希望她真的就此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是么?”
  卢玄安双目微合,长叹一声,他不再看他们,只满脸痛楚地望向窗外。
  仍是那处风光旖旎的郊外坡地上,如燕擎着一块米饼,向一边的卢玄安道,“玄安,我还真佩服你,不论在哪儿都能找到填饱肚子的东西。”
  “怎么,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了?”卢玄安看着她的眼睛笑问。
  如燕扭过脸,凝神道,“也不知蝶儿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玄安极尽安慰地道,“放心,我给他们选的都是最善良又衣食无忧的人家。”
  如燕不再说话,低头捌了一块饼放在口中。卢玄安放眼四周,感叹道,“这里要是没有眼前这片山,倒真象大漠的原野。”
  “玄安,”如燕抬起头,眼眸流转,“你想家了?”
  卢玄安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没事,已经适应了。”
  如燕看他半晌,突然道,“想家了,不如回去吧?”
  看到他惊异的目光,她勉强解释着,“义父年纪大了,这么久不回去,他会想你的。”
  卢玄安微微一震,别过头去低声道,“我从小四处飘,他都习惯了。”
  “可是,如果我也想让你回去呢?”她的表情突然复杂起来。
  “为什么?!”卢玄安尖锐地看着她,“我,妨碍你们了么?”
  “玄安,你知道么,除了叔父和元芳,我把你当这世上最好的朋友,我不想你过得这么沉重与不快活。”如燕真诚地道。
  “你怎知我不快活?我------”
  “玄安,”她打断他,眼神忽然飘得很远,“还记得在大漠的时候么,你每天神采飞扬,意气洒脱的,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其实,我真的很喜欢看到那时的你。”
  “燕儿,”卢玄安脱口而呼,却顿时哽塞。
  “玄安,”如燕转过头,“其实你说得对,那位方姑娘真的是个很好的人,也很配你,如果有一天,你能把她带回到义父面前,我会很高兴的。”
  卢玄安心痛得无以复加,他再也坐不住,从地上一下子站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愿意与她在一起么,因为你们长了一双多么相象的眼睛,看到她,就象你陪在我的身边。我,我真正爱的人只有一个------”他的眼中渐有晶莹的东西闪过,再也无法说下去。
  “玄安,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的。也许你会发现,她真的有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人。”如燕情真意切地看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只玛瑙手饰,“这是我小时戴过的,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
  说到这里,玄安将手探入怀中,掏出了只红色的串饰,并将它轻轻地递给面前的狄仁杰。
  只见狄仁杰感兴趣地接过来,举在目下细看起来。
  “大人,您,不会真的认为如燕她------”卢玄安的意思已十分明显。
  “元芳,你以为呢?”狄仁杰并未直接回答,却转向从始至终一语未发的李元芳。
  李元芳看了一眼他手中的那只火红的饰物,缓缓站起身,幽幽地道,“我不知道,这种事也许只有她的心里最清楚,而她又真的走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们。
  看着他孤寂冷落的背影,狄仁杰长长地叹了口气,“想不到这个丫头,竟布出这样的迷局让我老头子来猜!”
  卢玄安本失神地望着人去空阔的门口,听了他话,突然清醒过来,“大人”他猛一回头,“我有件事想跟您说说。”
  第四十一章
  长史府的书房里,张铎正反剪着双手,不安地在屋里踱着步,在一只典雅规整的书架旁,一身简易便装的方清荷正立在那里从容平静地追随着他的步履。
  “清荷,这件事你怎么不与我商量一下再做出决定。”张铎终于停了下来,有些埋怨地道。
  方清荷并不买帐,“那里离府这样远,又在夜里,我怎么来得及与你商量?我哪知她会做得这样绝,预先给李元芳留了书,了断了他们的关系。她见了我便说只给我两样选择,一是直接把她送到官府,去引颈就决,二是容她远走他乡,永不回来。你说我能怎么办?她毕竟是我的姨妹,我总不能看她去死吧。”
  “你该稳住她,将她先留下来,向上面讨个说法再做区处。我们的大事马上就要发动,如果她走漏了风声,这样的重责你我担当得起么?!”张铎一脸焦急。
  “这个你放心,我敢担保她绝不会出卖我们,这是我与她的约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