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哈大全开始专注于整顿军备。
他在福建组建了八个师十二万人。所有军官提拔,都不得在本来的部队任职,都要调到其他的部队去。
重组的部队构成了福建军区,第一任总司令为王八一。
福建整军之后。他又先后构建了南洋战区,十个师十五万人,总司令为虎颜;台湾战区,四个师六万人,总司令为加隆青次;朝鲜战区,八个师十二万人,总司令熊宽。
海军没有太多的改动。保留北方舰队、南方舰队、南洋舰队。只是从三支舰队中抽调精锐战舰一百二十艘,组建一支近卫军舰队,由顾德伟担任总司令。
整军完成,哈大全的军队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四十万。这其中汉人的数量只有50%,还有很多的南洋人,朝鲜人,少数日本人,蒙古人和满洲人。
在哈大全眼里,只要融入军营,不管那里的人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拿他的钱,忠心帮他办事。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二十二日,清军再次入寇。清军分二路进至墙子岭、青山口,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逃走。清军遂长驱直入,兵屯于牛栏山。时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忧,候代未行。帝乃诏督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诸军入卫。二十四日,京师戒严。
清兵又来了,而且来势汹汹。
朝廷紧急调拨了军队,但安民厂的损失还没有补回,朝廷缺少武器弹药,士兵手中的火器作用不大。这时清军装备了新型的火器,弹药也不是很充足。这让两军的武器装备,处在一个标准上。
当武器装备相同时,战斗人员的素质成了决定胜负的要素。
说实在的,当时的明军战斗力,简直惨不忍睹。杨嗣昌构建了的军队,完全没有受到严格的训练,就是一群刚刚放下农具的农民。他们最大的特点不是能打,而是能吃,他们一天就能吃光一座仓库的粮食。
刚一接触,明军就接连大败,陷入被动防御的状态。
朝廷无奈,派出使者到福建,要求哈大全北上救援京师。
放在以前,哈大全会答应。这一次哈大全没有动,而是派人送信到北京。“让我率军北上可以,把客氏与客可群送到福建来。”
朱由检没同意,所以哈大全没有北上。
七十六岁的孙承宗,拖着病重的身体来找哈大全。
“王爷,老臣求您,北上救援京城吧。”
哈大全说:“孙大人,我只是想要回我的妻儿,只要皇上把客氏与可群送到马尾,我即刻北上。”
“您先发兵,我向皇上求情,一定把人放了。”
“不行,我不见到人,绝对不会北上。”哈大全出奇的坚决。
“既然如此,王爷能不能给我一哨人马,我去京城为王爷请命。”
哈大全摇头说:“我是不会出兵的,不管以任何方式。不过……”还是得给老领导面子,“不过我可以给你银元二万块,火枪二千杆,火炮十门。至于兵丁,您自己去招募吧。”
孙大爷无奈,只好离开的闽王府。他回头望着闽王府高大的城垣,摇头叹息道:“他是要争天下啊。”
无奈之下,孙大爷取出全部的积蓄,在福建招募了二千名退伍的士兵,组成一支义勇军北上救援北京。
哈大全的兵不是终身制的,愿意退伍可以回家,愿意当兵可以留在兵营内。
保留卫所,只是为了解决部队吃饭的问题。哈大全从来不拖欠军饷,打仗的时候还会发奖金。许多哈家军的士兵,在攒够了钱之后退伍转行干起了比较安全的职业。
虽然是退伍兵,战斗力也是很强的。
孙大爷在马尾租了船,带着二千雇佣军北上。
哈大全没有送孙大爷,人走的时候,他下令放了钱谦益。
钱谦益名义上是被请到闽王府做客。哈大全还没有造反,拘捕朝廷命官是不对的。
被软禁了几个月,钱谦益不但没瘦,还长了几斤的肉。哈大全没有拷问他,因为问题就摆在那里。
至于熊文灿同志,还得继续关禁闭。
钱谦益见到哈大全时,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仿佛要走上刑场的革命烈士。
“要杀便杀,我钱某人不怕死。”
哈大全问道:“我说要杀你了吗?”
“你不杀我?”钱谦益十分的迷惑。他被关了几个月,早就有了必死的决心,哈大全竟然不杀他。
“孙大人回北京了,福建与朝廷间的来往公文没人处理了,我放你出来是处理公文的。好好干活,也许能保住你的命。”
钱谦益:“……”
第472章 京畿残破。
正文 第472章 京畿残破。
第472章 京畿残破。
回到王府的书房。王鑫和徐凌正在办公,跟着办差的还有三十余名文书,这些文书都是马尾学院就读的学子。能被王府书房雇佣,都是些有才学,嘴巴又严实的人。
两人跟着哈大全进了书房。
哈大全倒了杯水,边喝边问:“你们两个有事吗?”
王鑫说:“王爷,我听说孙大人招募义勇军北上救援京师,王爷为何不派兵北上啊。”
“你们希望我派兵救援京城。”
“正是如此,这可以表演给天下人看的好机会,只要王爷派兵北上,在北京城外溜达一圈,天下大义就站在王爷一边了。”
哈大全怒道:“有啥用。崇祯三年初,我也北上过,在北京城外与鞑子血战。结果我得来了什么,朝廷还在猜疑我,防着我。在我南下的时候惦记我的家产,盼着我早死。”
“王爷息怒,我们做做样子即可,又不是真去救援。”
徐凌附议道:“我建议,以救援为名,北上取南京。”
不厚道,真的不厚道。这不是落井下石吗?
哈大全确认道:“你们是说取南京。”
王鑫回道:“正是,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发迹之地,只要王爷夺取南京城,夺取天下也指日可待。”
“我如果占了南京,不就等于告诉天下人,我要夺天下。”
哈大全直摇头,王鑫与徐凌也犯愁起来。哈大全还要顾忌一下名声,现在出手,会被天下人骂的。
大明王朝统治中国二百余年,余威尚存,不可以轻率动手。
哈大全笑道:“等等吧。我们最大的本钱就是年轻。”
哈大全的年岁并不大,三十出头,他的确可以在等等。
徐凌不这么认为。“王爷,当今皇上也很年轻啊。”他是怕迟则生变,朝廷积弱正是动手的好机会,如果让朝廷缓过来一切就都完了。“这次孙大人北返,虽然身边只有二千义勇军,但以孙大人的能为,足以力挽狂澜,我们必须尽快动手。”
王鑫说:“臣附议。”
“让我想想。”哈大全在屋内走了几步,“不能北上,我们南下,把福建与南洋练成一片。”
王鑫急道:“王爷,机不可失,不要犹豫了,我们北上吧。”
徐凌也说:“是啊。王爷,机不可失啊。”
哈大全道:“在你们看来是机会,在我看来却不是。我问你们自从孙大人南下马尾以来,朝廷加过税吗?”
徐凌回道:“加过几次辽饷,数目不是很多。”
“大明王朝统治天下二百余年,余威尚存。除非*上了绝路,没有人愿意造反。陕西匪患,是因为连年受灾,朝廷又无力抚恤造成的。那怕有一条活路他们都不会造反。朝廷刚刚查封了孙家洋行,饷银充足,现在跟朝廷作对是不明智的。大明王朝还没有走道绝路上。”
王鑫小心的问:“王爷的意思是?”
“我要把他*到绝路上去。”
不知为何,从南洋回来之后,哈大全的野心极具的膨胀。他击败了八国联军,击败了莫卧儿人,击败了鞑子,击败了农民军。天下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一个即将崩溃的大明王朝?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这时开始,哈大全做好了争夺天下的心理准备。
清军陷畿辅城池崇祯十一年(1638)冬,清军在亲王多尔衮和贝勒岳托率领下分左右两翼破长城而入,大举攻明。清军连下迁安、丰润、会于能州河西,从北边绕明京师至涿州。然厉兵分八道,纵兵并进。明京师震动,督师卢象升率军迎敌,兵败身死。清军乘胜长驱南下。所过产议会城镇皆被攻掠。明守城长吏、将校不是畏缩不前,就是望风先逃。清军在畿辅攻杀虏掠,连下四十三城,京畿残破。
北京已经乱套了。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渤海湾的海面被冻结了起来。船队根本无法通过,孙大爷出重金悬赏,也没有船主愿意北上。
一名老船主说:“孙大人,不是钱多少的问题,现在海面上全是浮冰,一旦陷进去就是船毁人亡。”
孙大爷只有就近上岸,走陆路赶赴北京。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时枢辅杨嗣昌以为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檄令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于是济南空虚,止有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势弱而不能守。清军从畿辅而西,抵山西界,复折而南,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明军拒城守御死战。初二,城溃巷战死难者甚众。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等都城破被俘。
正月十五,孙大爷终于赶到了北京郊外,这时北京外围都是清军。
一到地方就开打,一直打到北京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