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可那乞丐为何见了发簪惊慌而逃?难道它有什么来历……
  施悦纱低头冥思,耳边传来两个姑娘说话的声音。
  一个道:“翠儿,明天是七夕节,正午时分雨花楼有一年一度的对联擂台赛。我们看看去?居”
  另一个拍着手道:“好啊!若是有幸目睹翰林院第一学士楚大人的风采那就更好了。我听人说他饱读诗书,又容貌堂堂,真是才貌双全呢!”
  “你呀!人小心鬼,犯相思呐,那就趁机去挑个好姑爷!”二个姑娘嘻嘻哈哈跑开了。
  施悦纱本来对赛联会并没什么兴趣,但“翰林院”和“楚大人”几个字让她想起童府遇到的那个楚仲翰。当时,他从她身边轻轻飘过,如一阵风,不曾让人留意。
  第一百二十章 隐香盈袖(下)
  夕阳的余辉终于淹没到了前边一幢楼的屋脊之下,曼陀姑娘依然静默地坐在梳妆台前,豆大的泪珠在眼眶里晃晃荡荡,似要夺眶而出,但她动了动嘴唇,强忍着不使它掉下。她的身后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小姑娘见镜中的曼陀一脸沮丧,忙放下手中的梳子,从旁递去一块丝帕,道:“姑娘,破苞是迟早的事,总以药糟蹋自己的身子也不是长久之计。琥珀早上去玄清观替姑娘卜了一卦,那道人说,姑娘会在今晚遇上如意郎君。”说着,还将那张签卦奉上。.
  曼陀接过签卦,无精打采地将它搁到梳妆台上,不言片语。琥珀见状,忙逗笑道:“姑娘这几日被妈妈关在月娇楼里深居简出,一定不知道这汴河上的趣闻,不如琥珀给姑娘说上一折。”
  曼陀依然默不作声,只静静盯着梳妆台上的那把水磨骨折扇。
  琥珀道:“琥珀听说隔壁凤翔居又来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年过豆蔻。人呢是长得有几份姿色,你猜她为何坠入青楼?”
  曼陀眨了下双眼,但嘴始终紧抿。
  琥珀再道:“她是自愿卖给李妈妈的,听说卖价一百贯铜钱呢。你说,那姑娘卖给谁不好,偏偏自愿卖进青楼?”
  曼陀呆滞的眼光闪动了一下,刚想张嘴,又闭了下去。
  琥珀又道:“姑娘和琥珀都是苦命的人。若不是琥珀的爹娘走得早,琥珀怎么会进这种风月场?”唉!琥珀仰天叹了口气,“青楼里的姑娘就像牵在妈妈手中的木偶,身不由己。迟早有一天,琥珀也会走上这条路。”话虽酸楚,但曼陀还是不为所动。琥珀见曼陀还是不答话,知她还在生气送药之事,也就闭口,细心为她梳头了居。
  “破苞之夜”的装束甚有讲究,梳妆不好,影响受价,梳妆太过,又显妖媚,俗不可言。“破苞”前两日,李妈妈已通知了不少常客和京城贵人,还说,这次要破苞的姑娘超凡脱俗,貌若天仙,后宫的娘娘也未必及她一半。话是说过了,但妈妈的嘴巴就是这样,朽木也能说成金子。
  琥珀为曼陀梳好发髻后,便放下梳子问:“姑娘,你觉得这发髻合适吗?”
  逐月流星髻!曼陀默默念叨。普通家的姑娘,哪怕再穷,也要在新婚之日梳上百合点露髻,寓意和和美美、百年好合,可她们青楼姑娘却只能如逐月的流星,一忽便溅落在达官贵人的脚下,即使以后街头相遇,他也不会记得泛着曼陀罗花香的姑娘曾经为他献出过最宝贵的贞操。想着,曼陀不露半点笑意地点点头。琥珀心知曼陀还接受不了“破苞”的现实,本想再规劝几句,但话才到嘴边时,却见曼陀从梳妆台上拿过折扇,递到她的手中。
  “琥珀,你把这个给妈妈送去,就说今天对曼陀来说是出嫁之日。这把折扇是曼陀的娘亲临终所赠,也是曼陀的嫁妆。我要妈妈把这把折扇放在堂中最显眼的位置。曼陀虽为卑贱的青楼女子,但也是带着嫁妆风光出嫁的。”
  琥珀接过折扇,盈盈点头道:“姑娘说的是!”
  这把折扇是苏州城里有名的扇家制作的,经过精心打磨的竹骨晶莹剔亮,上面用银丝镶嵌出一幅“兰竹图”,扇面是一幅“牡丹斗妍图”,扇背题了一首李白的《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真的是一把好扇赭!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雨花(上)
  夕阳的余辉终于淹没到了前边一幢楼的屋脊之下,曼陀姑娘依然静默地坐在梳妆台前,豆大的泪珠在眼眶里晃晃荡荡,似要夺眶而出,但她动了动嘴唇,强忍着不使它掉下。她的身后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小姑娘见镜中的曼陀一脸沮丧,忙放下手中的梳子,从旁递去一块丝帕,道:“姑娘,破苞是迟早的事,总以药糟蹋自己的身子也不是长久之计。琥珀早上去玄清观替姑娘卜了一卦,那道人说,姑娘会在今晚遇上如意郎君。”说着,还将那张签卦奉上。.
  曼陀接过签卦,无精打采地将它搁到梳妆台上,不言片语。琥珀见状,忙逗笑道:“姑娘这几日被妈妈关在月娇楼里深居简出,一定不知道这汴河上的趣闻,不如琥珀给姑娘说上一折。”
  曼陀依然默不作声,只静静盯着梳妆台上的那把水磨骨折扇。
  琥珀道:“琥珀听说隔壁凤翔居又来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年过豆蔻。人呢是长得有几份姿色,你猜她为何坠入青楼?”
  曼陀眨了下双眼,但嘴始终紧抿。
  琥珀再道:“她是自愿卖给李妈妈的,听说卖价一百贯铜钱呢。你说,那姑娘卖给谁不好,偏偏自愿卖进青楼?”
  曼陀呆滞的眼光闪动了一下,刚想张嘴,又闭了下去。
  琥珀又道:“姑娘和琥珀都是苦命的人。若不是琥珀的爹娘走得早,琥珀怎么会进这种风月场?”唉!琥珀仰天叹了口气,“青楼里的姑娘就像牵在妈妈手中的木偶,身不由己。迟早有一天,琥珀也会走上这条路。”话虽酸楚,但曼陀还是不为所动。琥珀见曼陀还是不答话,知她还在生气送药之事,也就闭口,细心为她梳头了居。
  “破苞之夜”的装束甚有讲究,梳妆不好,影响受价,梳妆太过,又显妖媚,俗不可言。“破苞”前两日,李妈妈已通知了不少常客和京城贵人,还说,这次要破苞的姑娘超凡脱俗,貌若天仙,后宫的娘娘也未必及她一半。话是说过了,但妈妈的嘴巴就是这样,朽木也能说成金子。
  琥珀为曼陀梳好发髻后,便放下梳子问:“姑娘,你觉得这发髻合适吗?”
  逐月流星髻!曼陀默默念叨。普通家的姑娘,哪怕再穷,也要在新婚之日梳上百合点露髻,寓意和和美美、百年好合,可她们青楼姑娘却只能如逐月的流星,一忽便溅落在达官贵人的脚下,即使以后街头相遇,他也不会记得泛着曼陀罗花香的姑娘曾经为他献出过最宝贵的贞操。想着,曼陀不露半点笑意地点点头。琥珀心知曼陀还接受不了“破苞”的现实,本想再规劝几句,但话才到嘴边时,却见曼陀从梳妆台上拿过折扇,递到她的手中。
  “琥珀,你把这个给妈妈送去,就说今天对曼陀来说是出嫁之日。这把折扇是曼陀的娘亲临终所赠,也是曼陀的嫁妆。我要妈妈把这把折扇放在堂中最显眼的位置。曼陀虽为卑贱的青楼女子,但也是带着嫁妆风光出嫁的。”
  琥珀接过折扇,盈盈点头道:“姑娘说的是!”
  这把折扇是苏州城里有名的扇家制作的,经过精心打磨的竹骨晶莹剔亮,上面用银丝镶嵌出一幅“兰竹图”,扇面是一幅“牡丹斗妍图”,扇背题了一首李白的《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真的是一把好扇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雨花(下)
  黑夜慢慢笼罩了汴梁城。喧闹了一天的京城第一街汴河大街渐渐安静了下来,商铺打烊的打烊,小摊收拾的收拾,路人回家的回家,但紧沿汴河东侧的柳巷内灯火通明。柳巷原名花柳巷,取意寻花问柳,是京城著名的烟花之地。自李师师搬出花满楼后,蔡京便依着皇上的意思,将“花”字从中去掉。对皇上的这一举动,百姓们诸多解释,有的说,皇上采的是花,其他的人只配折柳;还有的说,皇上去“花”字,乃是暗指李师师并非烟花女子。.
  此刻月娇楼里热闹非凡。舞台上,四个十三、四岁的姑娘穿着胡服表演着胡旋舞。舞台下,十多张桌台散于四周,座无虚席,唯留了几张贵宾席。达官贵人们边喝着酒,边谈论着今晚“破苞”的姑娘。
  皇帝后宫佳丽过万,“破苞”一个宫女可谓家常便饭。柳巷内的青楼虽多,但“破苞”这种事顶多一月两回。
  月娇楼门口,王妈妈见一位头戴金冠,身着丝缎华衣的男子前来,忙甩着手中的红帕子,笑脸迎呼道:“王爷,您大驾光临月娇楼,那真是月娇楼的福分,曼陀姑娘的福分!”。那人冷脸相向,二话不说,径直走了进去。王妈妈吃了一个冷面羹,心稍稍发酸,暗自嘀咕了几句,后来问了后跟的一个少年,才知那人就是当朝天子最宠的三皇子——郓王赵焕。
  赵焕精通诗文,文采出众,曾与李师师在花满楼内琴瑟之合。后来,李师师与他父皇的事传开后,他只得忍痛割爱。那段时间,赵焕常在府中借酒消愁,直到凤翔居的李妈妈找了位长相酷似李师师的姑娘送到他府上,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得了此等好处,赵焕愈发与李妈妈走得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