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昨夜星辰(3)
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一下子变得温馨无比,我知道,这是因为有了子娟。
第二天傍晚,晚霞染红了西天,我坐在坡子上看到子娟端着脸盆走过来。她来到了我的面前,问:“伤口还疼吗?”迷人眼中充满了爱怜。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稍稍侧过脸,说:“早没事了。”
子娟又问:“你每天傍晚为什么总是坐在这儿呢?”
我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群大雁身披霞光朝北边飞去,我自言自语似地说:“如果我能变成一只大雁就好了。”
子娟奇怪地望着我,说:“为什么?”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那样的话,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子娟凝神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想不到你这样小的年纪,却是如此多愁善感。”
子娟又问我:“你喜欢看书吗?”
我对子娟点了点头。
子娟说:“晚上你到我宿舍来一下。”
我飞快地跑回家,洗了澡,然后来到子娟的宿舍。子娟和另一个女教师同住,那个女教师出去了。小小的一间宿舍,被子娟收拾得非常整洁,屋子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和子娟身上的一样。
子娟刚晾好衣服,用毛巾擦了擦潮湿的手,从抽屉里找出几本书来,是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将书看完了,尽管那时我知道的不多,但我知道我和高尔基有一种相同的感觉,那就是都曾感到过孤独,在流浪,是心在流浪。
将书还给子娟的时候,她问我:“你喜欢写作文吗?”
我有些骄傲地说:“初二在海州征文比赛的时候得过第三名。
子娟笑了笑,说:“想不想将来成为一个作家?”
我有些迷茫地望着子娟。
子娟说:“就像高尔基那样,写小说让人看,感动别人。”
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子娟又说:“那你就从现在开始写,每天写一篇日记,自己定题目,将你看到的、想到的全写下来,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按子娟指点的那样,我开始每天写日记了,每写一篇总要拟一个题目,写完以后便给子娟看。
子娟说我文笔不错,感悟力也很强,但要注意观察,而且尽可能细腻一点。
有一天我给子娟看我写的日记《萤火虫》,我是这样写的:“夜幕降临了,停电了,没有了光亮。月亮和星星都隐藏到了厚厚的云层后面,沉沉的夜让人窒息得喘不过气来。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道柔弱的光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呵,是萤火虫。看它,在这无边的夜色中飞翔得多么轻盈自在。它的光亮也许微不足道,但却是自己发出来的。它让我产生了一种幻想,如果无数只萤火虫汇集在一起,这个夜的世界,将是多么奇妙?”
看完以后,子娟忍不住用手摩挲着我的头发,夸赞道:“不错,很有朱自清的味道唉。”
我问:“朱自清是谁?”
子娟朝门外看了看,压低嗓门说:“解放前的一个大作家,现在被批判了,他的作品全成了毒草。”
说罢,子娟轻声地吟诵起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多么美妙的文字啊,就像一幅秀丽的图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子娟的嗓音又是那样的轻柔而富有韵味,真的让人无比陶醉,整个身心都不知不觉被融化了。
我不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坡子上,让自己沉浸在茫茫暮色之中了。每天我都要来到子娟的宿舍。那个与子娟同宿舍的女教师见我来了,总是很友好地笑笑,然后到办公室去改作业或是备课。子娟会将手中的事情停下来,看我写的日记,给我讲中外著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和子娟在一起,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这世界仿佛只有子娟和我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