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06
安公主,年纪尚小,而且还未到迎娶时间,现在正值国内多事之秋,把公主送出,未免有些讨好辽国之嫌,恐外族会因此小觑我朝。”吕端思前想后上奏道,皇上虽然不知吕端的用意,但是也知道他此时心中已有定计,所以准了吕端的奏请,“吕卿言之有理,准奏。”吕端说得有道理,皇上虽然畏惧辽国,但是也不愿明着给别人留下自己害怕外族的话柄,好歹自己是一国皇帝也。
吕端最初的用意是要调走杨子风出庙堂,然后再与皇上商量处置办法,这样就不会在京师造成危害,如果这次杨子风能在战阵上牺牲,固然省下许多功夫,即使安然无恙,也可以在军中暗中下手,虽然杨业比较看重杨子风,但是在战场上,能活着就是老天的眷顾,无论谁下手,都查不到其中的黑暗,自然无法计较了,所以这次监军一职非常重要,得是自己的心腹。好好的一场大战的目的被修改了,这就是统治者的卑劣。
皇上提到监军的问题,底下的各大臣立刻动起了心思,吕端嘱意的是自己的弟子寇准,寇准和杨家的关系比较好,在军中行事也方便;高俅更想做这个监军,目前对他来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亲眼看到梁山在自己面前垮掉;杨业则在担心皇上会派高俅等人来做监军,虽然主帅在军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监军也是得罪不得的,一旦监军在背后给你进两道谗言,天大的功劳都会不翼而飞,更不要提监军在你指挥战斗的过程中给你使绊子。从有监军这一制度以来,好像主帅跟监军的关系都没有过融洽的时候,当然其一是皇帝对统兵将领的不信任,另一个就是监军和将领往往是两个系统的人,监军要么是太监,要么是文官,科班出身的将领谁愿意被这不懂兵事之人所辖制,而且将领打了胜仗,监军自然会有一份儿功劳,但是如果将领打了败仗,黑锅就由他一个人背了,故而将领对监军甚是反感,但是监军却是皇帝派在军队中的钦差,将领无论多反感也只能接受,本朝陈桥兵变后,监军这一职位更是受皇上重视,非皇上的亲信不得。
吕端向皇上提出寇准做监军,皇上稍稍考虑一下便同意了,一方面固然是皇上对吕端的信任,另外比较起来寇准此人也最合适,寇准作为朝中的青年才俊代表,是下一代官员中最优秀的,这次在军中磨练一下,捞份儿军功,以后委以重任,就不会再有别人说闲话了。高俅知道凭自己一贯的态度,杨业肯定非常抗拒自己这一派的人做监军,再者,杨业也比较认可寇准,从朝中众大臣来说,寇准和杨家的关系是最铁的,当然是相对的。提到寇准,包拯,八贤王,呼延丕显这一系的人都同意,高俅固然想反对,可是寇准的根子比较粗,是吕端的弟子,如果反对,势必会与吕端交恶,目前,无论是朝中势力还是皇上的宠幸,自己都不如吕端,况且还有自己屡战屡败的前车之鉴,皇上也不会派自己一系的官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高俅也同意了;潘美是武将,监军自然是没有他的份了,花花轿子人人抬,于是,寇准作为监军就这样定下了。
而杨子风也成了杨业手下的一员将领,随杨家将出征,本来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观念,普通士兵升迁到将领是极为困难的,世家子却能一入军营便可担起职务,杨子风原先本是一小兵,不过现在却有着内廷侍卫的身份,虽然并不是杨业的嫡系,却也得到了杨业的大力推荐和保证,有了这两个条件,毫无背景的杨子风也做上了将军,只是这将军来得未免太容易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也不会太被珍惜。
皇上的难题暂时解决了,现在轮到杨子风为难了,该怎么办呢,左边是赵情,右边是自己视为家人的杨家。为了赵情,势必要与朝廷翻脸,这对朝廷的守护神杨家来说,绝不能允许的,如果与杨家一道,那么公主一定得嫁到北辽,这又是杨子风绝不允许发生的。本来杨子风以为还有几个月的缓冲时间,但是因为宋江等人的关系,这件事的解决就迫在眉睫了。最初,杨子风只是出于到时带出赵情的阻力小一些,所以要阻止宋江与朝廷的接触,在原来的世界,梁山被朝廷招安,转而征剿方腊,最后两部分人马两败俱伤,被朝廷渔翁得利,应了朝廷“以寇制寇”的策略,现在的世界,方腊暂时和自己还有些交情,而且自己也打算利用惊龙帮把赵情安置起来,如果宋江归顺了朝廷,方腊也就完了,最后赵情怎么办。在杨子风的想法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假如自己和朴卜雪以后能回到原来的世界,那么脱离了朝廷的赵情该怎么办,不说朝廷的追捕了,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也成问题,到时就需要借助惊龙帮的力量来维护赵情了。对自己以后的将来,杨子风并没有太多的顾虑,但是既然他决定要把赵情带走,那他一定得考虑好赵情的将来。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杨子风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计策就把宋江逼得走投无路,从而把梁山推倒了朝廷的对立面,继而与惊龙帮结成战略同盟,杨子风本无心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里会碰上长相酷似母亲的赵情,因而也让杨子风卷入了是非之中。
目前,杨子风决定暂时留在朝廷这一方,一方面可以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一个钉子,另一方面,杨子风不想说出来,那就是有一句古话,瓦罐终须井边破,将军终须阵上亡,战场上的刀枪可是不长眼的,即使你是坐镇中军的大元帅,说不定那一天运气比较背就玩完了,何况是要带头冲锋陷阵的杨家将,他们的安全令人堪忧呀,杨家有多少个儿子够折腾。在原来的世界,杨子风那一代只有杨再兴一个同宗兄弟了,最后还是牺牲了,试想一下,如果杨家七子两女皆在,并且都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即使每人只有一个后人,到了杨子风那一代,算一算,那该是多大的一家子呀,最后,杨子风也不会落得在强盗窝里长大了。凭着杨子风的功夫,在战场上要护着杨家数人的安全,还是可以的,如此,自己作为内奸的心里也好受些。
正文 第九十章
第九十章
从来到这里以后,杨子风的一举一动,朴卜雪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有些事情他也参与在内,他是一步步看到杨子风走入这个世界纠纷的大漩涡中,而且还在这漩涡中兴风作浪,看到杨子风只是稍稍点拨了方腊一下,就搞得世界大乱,各大势力重新布局,不禁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本来杨子风给他的一直是忠君为民的感觉,没想到他却比自己更反叛,不过自己倒乐意看到这种情形,因为自己知道其中因由,所以在原来的世界,朴卜雪不敢胡作非为,但是现在也非当时,此世也非彼世,而且自己心中也是不爽的,正好可以借杨子风的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杨子风的心思,他是摸的很透的,杨子风在这里,无非为的是赵情和杨家,至于其他人,杨子风则很少考虑了,可能是天心地意人情决这邪门的武功,练的杨子风有些精神错乱,说什么日行一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杨子风拥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所以他看到的东西也比普通人多的多,至于其中人类的丑恶,相信没少领教,所以杨子风的性格就有些分裂了,一方面是对人的怜悯,一方面是对人的痛恨,到了这个世界,再不必受那邪门武功的纠缠,所以杨子风的心态就有些变了,但是一贯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他拥有神一般的能力,也就不拿人当人了,朴卜雪分析杨子风如是,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他们练的都是同一种功夫,奶奶的,这种功夫的邪门与葵花宝典有的一拼了。
杨子风出征,远离朝堂和宫廷,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中了,虽然有方腊帮着传递消息,但是就照目前传递信息最快的手段,从开封到济南,也要花上几日,未免有些鞭长莫及,此刻自然要为赵情铺好后路,省得以后手忙脚乱,这些都着落在方腊身上,身为当事人的赵情却一无所知,依旧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已经是几大势力较力的中介。对这件事情,方腊特别上心,因为这样一来,杨子风已经标明与朝廷分庭抗礼了,朴卜雪作为杨子风的铁杆支持者,自然也要拉开反帝的大旗,这两人的实力方腊是领教过的,说他们有毁天灭地之能,方腊也毫不怀疑,即使将来杨子风和朴卜雪不为自己效劳,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样的好事,代价仅仅是代为照顾一个人,傻子才不干。
平常所说的梁山只是一个大体上的通称,指的是手握重兵盘踞在山东微山湖上以及周围一些乡县的宋江这伙贼寇势力,还包括山东境内其他地方一些依附宋江而不理朝廷管制的普通百姓。其实具体的真正梁山乃是微山湖中的一个天然小岛梁山岛,梁山岛周围是八百里浩瀚的水泊,梁山势力的重心就在这座小岛上,聚义厅是整个梁山势力的指挥中心,其中的大部分兵力都散布在微山湖内和湖边。广袤的微山湖是梁山岛的天然屏障,外敌要想拿下梁山岛,首先要过八百里的水泊,这微山湖虽与外河有联系,但是其中河汊甚窄,所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大型的战舰只能在湖中驰骋,而河道也是大船的致命所在。这为梁山提供了地理优势,同时也给朝廷带来了很大不便,朝廷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水军战船根本调不过来,只有在湖边现做战船,好在水军是现成的,而且梁山也是如此,内部并没有很多大型舰船,两方算是站立在同一上。
在惊龙帮的大力帮助下,梁山的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两万农民被全副武装起来,同时紧锣密鼓、日夜赶工的建设着梁山基地;在梁山的外围八百里水泊中,遍布拦江铁索,前三条,后三条,中间还有三条,把梁山团团围住。朝廷的战船走到这里的时候,先要烧去铁索,方才能再前进,梁山设此屏障不是为了争取时间,而是追求一种巨大的破坏性,所以在这铁索上下了很大工本,普通的铁索只是一根粗链子,而这九根铁索上都是锋锐的铁刺,初遇的战船往往会因猝然遭遇不及停下来,而被扎穿船底,千疮百孔,只要再有什么意外,这船就完了。在水下,还遍布尖桩,那些木头做的船根本不能抵挡这些包上了生铁皮、铁尖的暗桩,而这暗桩是第二道防御工事,与拦江铁索错开层次,给敌舰以最大的杀伤力。
岸边矗立着数十台巨型投石机,这是湖面上的第三道防御,突破了这道工事,后面的就是纯粹的陆战了,这对兵力薄弱的梁山来说,也预示着困难时期将要到了,不过未到战役的最后关头,谁也无法判定胜负。这种巨型投石机有五根拉杆,一般来说,拉杆越多,所投石弹重量越大,当然因为技术的限制,并不能装备很多拉杆,而且如果一味追求过重的石弹,效果未见得好,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有用的。拉杆是用岛上的巨木制成,反正,梁山陷落以后,这些都会成为官军的战利品,所以梁山抱着我一根草都不给你留的心态,可着劲的造这种巨型投石机,制作投石机的匠工是惊龙帮调来的,这些匠工在惊龙帮中都是按照部队实战要求培训的,所以技术过硬,日夜赶工,做了五十余台。
由于梁山岛上没有大石头,这些充当弹丸的大石头都是特意从外地运来的,个个都是数十尺高的,重达数百斤,当初试过一次,一艘十丈余长的战舰挨上这么一颗货真价实的大石头,立刻招架不住,被砸了个大洞,当即失去战斗力,一柱香的功夫,这艘战舰就沉没了,而这种规模的战舰正是朝廷的主力舰。朝廷共有三种战舰,一是元帅的座舰,楼船,这种舰船有三层,因为体积庞大,转动不易,速度也不是很快,主要是用于元帅站在战场的最高处,可以方便指挥部队作战;还有一种就是试验挨打的那种,是常规舰,上面的武器装备主要有小型的抛射器和拍杆,还有一种小船,这种船是根据当年三国时吴国的艨艟斗舰而来的,船体的外面蒙着生牛皮,主要用来在浅滩上登陆,其实作用跟舢板差不离。
梁山岛上从聚义厅开始到水边,由内到外还有数道工事,到处是杀机,他们更是利用各种有利的地势和条件,设下一桌桌大餐,就等着官军来享用。第一个自然是陷阱,因为梁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朝廷此次来伐的兵士都是步卒和水军,防止骑兵冲锋的鹿柴和绊马索就省略了,但是光光是陷阱,也充分体现了梁山一众流氓的不地道,陷阱就陷阱吧,虽然有数丈深,摔下去也不过是折筋断骨,最终还能保命,问题是陷阱底下全是削尖的木桩,掉下去就成了糖葫芦,可怜的官兵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多么悲惨的命运。过了陷阱,还有更阴狠的手段等着自己,散落在路上的三棱竹钉,被杂草掩盖着,盔甲虽然能护着全身要害,脚却不在防护范围,所以这些竹钉很容易就可以扎透士兵的鞋子,如此以来,即使不是要害受伤,战斗力也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