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8
年多没有怀上孩子,主要原因是你们两的血不和。”
“哎!你远林从小是我们魏家最调皮的一个,要不是我和你二嫂阻拦保护,你不知还要挨老爸老妈多少打哟!”
“还有一次,你给我8分钱让我去邮电局交信,我没有交,把信看了烧了。”
“那8分钱你用了?”
“是的!我用8分钱在街上买了碗海带面条吃了,那味道真香啊!”
“难怪你大哥来信说我没给他写信,还生了好久的气呢,原来是你吃了。”
“大哥好久从北京回来!”
“不是今年10月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吗?我们中建二局派了2000多工人在北京装修民族文化宫,你大哥在那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说起这事,现在我都后怕。去年6月4日晚,上万的暴徒要冲进民族文化宫,要打死那18个武警战士,你大哥组织2000多工人手持钢筋铁棒组成人墙,硬是没让一个暴徒冲进去,战士们都安全获救了,文化宫那些文物一件也没被抢走,为这事你大哥被公安部记了一等功。他受了重伤,在医院住了好久才出院的。”
“是的,报纸上登载他的事迹,大哥都给我寄了的,我都看到了。”
“我已给你大哥打了电话,两个小时后他从北京坐火车回唐山了。我也给你三哥三嫂打了电话,一会儿该来了。我们家这部电话是公安专线,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武警部队都可以直拨,是给你大哥配的,挺方便的。”
“是啊是啊,去年这一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先是蒋通在拉萨参加平息骚乱,立了三等功。我在南充立了二等功。大哥在北京立了一等功。我们这个大家庭与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总是息息相关的,几十年来,几次大的战争,我们都上了;平息内乱、唐山大地震抢险救灾都参加了。”
“哎!真是一言难尽啊,我们魏家的命运总是和这个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的样,几十年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波波折折。就说你三哥吧!1976年4月5日在北京参加*天安门运动,那时中央说是*反革命运动。几个月后又说那是爱国运动,又平了反。可你三哥被处理回农村整整11年呀,把他的政治前途都耽误了,不然的话现在魏家多辉煌啊。好在给他落实了政策,现在工作挺好的。魏家的命运,正如爸爸妈妈常说的芍药命,根是苦的,茎是苦的,叶是苦的,可开出来的花是香的,鲜艳美丽的。就看魏家的第三代了,但愿他们不再像爸爸、妈妈,不再像我们那样受那么多苦。魏家的命运就是一部书,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
“对对对,等到我以后工作不忙了,或者退休了,我要把我们魏家写成一部书,或者编成电视连续剧剧本,书名就叫《芍药花》吧!”
“好啊,我看我们魏家这几十年的事拍成电视连续剧,比什么《渴望》、《平平淡淡的故事》那些电视剧有看头,那我们就看你远林的咯!”
“好吧!就等着那一天吧!这次我来唐山,不须此行,不须此行啊!”
(三)
大哥从北京回来了,三哥三嫂赶来了,加上两个侄子魏兵、魏欣,还有随我的武警战士任宏,大哥大嫂家里一共有8个人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晚饭。大嫂三嫂手脚麻利地在厨房里忙着,我们一起动手包饺子。不一会儿,餐桌上摆了满满的一桌菜。有海蟹、海螺、皮虾、大虾,两个侄儿魏兵、魏欣搬下海蟹的大钳子当钗子用,熟练地动手吃起海蟹和皮虾来。
“来来来,大家都举起杯来,我们欢迎老四远林、小任来到唐山,我们兄弟仨能在这里团聚,我真高兴啊,来个一醉方休,干杯!干杯!”大哥远清高高地举起杯说着。
“干杯!干杯!”
“哎!去年的6月4日晚上,为了保护那18个武警战士和民族文化宫价值连城的文物,成千上万的暴徒涌来,要想冲进文化宫抢走战士们,我们两千多工人手持铁棒、钢筋,组成人墙,硬是没有让他们越雷池一步。一个歹徒挥舞着铁棒朝我头部猛地砸来,幸好一个工人推了我一把,不然我就光荣了,哪还有机会坐在这里喝酒啊!”
“来来来,我敬大哥一杯,我们代表咱们的武警战士感谢你,祝贺你荣立了一等功!”我高兴地说着。
“改革开放十来个年头了,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没有安定的政治坏境和治安环境,就不可能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都是公安机关、武警部队的一员,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哥远清的文化不算高,可他爱学习、爱思考、善于观察分析事物,长期从事公安工作审讯人,练就了一副好口才。
“我们魏家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在旧社会受穷受欺负,我们的爷爷40多岁就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最后逼得婆婆带着幼小的爸爸和大伯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家才翻身得解放,分得了房子和田地。但在那苦难的岁月里,受当地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我们家子女多,又是外乡人,很受欺负,还是党和政府在为我们魏家撑腰,保护了我们一家。所以爸爸经常说:‘没有共产党、毛主席,就没有我们魏家的今天’。*斗走盗派,老妈冒死搅乱万人批斗会,保护他们,这实际上是怀着对共产党的一种朴素感情,现在想起来在当时那种复杂的政治气氛下,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政治眼光,有那么大的胆量,恐怕在北京,在全国也绝无仅有。我们魏家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头史;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是催人奋进的一部教科书。今天和将来都值得回顾和总结。远林,你文化高一些,读的书多一些,我经常看到你在《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发表一些好文章,我们的家史就由你来写成一部书吧?老电影《半夜鸡叫》、《苦菜花》,就是作者们的家史,亲身经历写成书改编成电影的。《铁道游击队》里面那个政委刘洪的原型,就是我们中建二局的老党委书记,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们的*写成书,又改编成电影的。”
“大哥,我两个小时前,还在和大嫂谈这件事,等我工作不忙了,一定要把我们魏家的事写成一本书,争取拍成电视连续剧,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芍药花》吧!”
“对对对,就叫《芍药花》,这个名字好。内容既有新旧社会两方面的对比,也有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要反应十年**,又要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里的变化;还有我们哥仨在部队工作、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保卫西沙、南沙、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情况,还要写火热的部队生活、公安工作,内容太丰富了。老四远林你写吧?大哥支持你。”
“芍药花这个名字取得好,恰如其氛,芍药花的根是苦的,茎是苦的,叶是苦的,可开出来的花是鲜艳的。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的人生命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都走过了芍药花一样的命运。写吧写吧,写出我们的家庭、民族、国家走过的风雨历程,让子孙后代们牢记这段历史吧!”三哥远和高兴地说道。
唐山之行,不仅我们可以见面享受了难得的亲情,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写这总书的信心。告别了唐山,告别了北京,告别了亲人们,我回到了四川南充市。
第 四 十 四 章
春来了,不慌不忙的姗姗而来,凛冽的北风刚过,但草还没绿,芽还未发,天地之间仍是一片萧索,料峭的春寒,依旧浸入心底,可初春的阳光照耀大地将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
(一)
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悄悄发生变化。部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一些干部、战士凭关系、凭金钱,凭物质利益,纷纷从外地部队调到原籍,调到家门口当兵来了,有的甚至是跨军兵种调动,一个士兵可以从海军调到陆军,从空军调到海军,从解放军可以调到武警部队。关系到位了,一个电话一张纸,供给关系可以满天飞,可以跨军兵种调来调去。提干、考军校、转志愿兵、干部战士调动,充满了金钱利益和铜臭味。人们议论着“仕路不平钱作马,愁城欲破酒为军。”干部调到家门口当兵,成天想到的是妻子、孩子、房子、捅火炉子,分散了带兵管理和部队建设的精力。
战士调到家门口当兵,亲戚朋友上部队来会见的多,战士早恋耍朋友的多,夜不归营违纪的多,给部队造成了很多不便和混乱。
我在营山县武警中队当指导员时,战士熊九九来自农村,因为他在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九,所以叫“熊九九。”新兵训练结束分到武警中队后,熊九九一直被安排到后勤班工作,煮饭、种菜、喂猪、养鱼、搞农副业生产加工面条、制作冰糕、烤板鸭、蛋黄圆,他一个人要顶五六个战士干。熊九九入伍三个月入团,8个月当班长,一年入党,一干就是六年。多次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长,三次立三等功。
熊九九的新婚妻子贾文华从农村到部队与他完婚,我们几个干部给他操办得热热闹闹,好兵嘛,部队干部哪个不喜欢好战士?可当晚本该熊九九入洞房花烛夜时,武警中队一头400多斤的大母猪要产仔了。这头大母猪可是我们中队的功臣,摇钱树啊,每次产仔在18个,20个以上。
当晚天气寒冷,老母猪要产仔,熊九九生怕庞大体型的大母猪压坏猪崽,他一个人穿着破棉袄蹲在猪圈里当起了“接生婆”,一直到天亮,这头老母猪产了18个猪崽。因此,熊九九新婚之夜不陪新娘而陪老母猪的笑谈,传遍了县中队,传遍了营山县城,传遍了南充市武警部队。
我们派熊九九到营山县委招待所去学厨师,按要求交了800元培训费,五个月培训结束后,招待所所长让熊九九回部队给我说:“魏指导员,招待所李所长叫我回来请你们,今晚他们要请中队干部们去吃饭。”
“好嘛!我们中队的干部都参加,难得县委招待所一片盛情。”好酒好菜,一桌丰盛的宴席。
“我也是在部队干了近20年转业到县委招待所工作的。我从来没见过像熊九九这样的好战士,这五个月时间里,他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厨艺,而且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一个人要顶5个人干。女工怀有身孕,他帮着顶班,老职工生病了,他让别人回家休息,可他把那么多赃活累活揽下来一个人干,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好战士,给我们招待所职工做了许多好事。我们已在所里开展了向雷锋似的好战士熊九九学习的活动。简报都被县委办公室转发了,县领导们都知道了这件事,都知道了熊九九其人其事。”李所长说。
“那还不是你们招待所领导得好,教育管理得好,职工同志们关心、爱护、帮助得好!”我如实讲道。
“魏指导员,感谢部队培养了熊九九这样的好战士。今晚请你们来吃顿饭,就是感谢你们的。这800元培训费我们就不收了。明天下午,我们招待所要敲锣打鼓给你们部队送锦旗来!”
熊九九就是这样一个好战士,可当了6年义务兵,三次确定他退伍,因为没有关系,就是转不了志愿兵。
那年冬季,老兵退伍工作又开始了。我奉命从武警支队政治处赶到营山县中队蹲点,坐镇老兵退伍工作。
熊九九也是这次退伍对象之一。其他退伍老兵也不站哨执勤了,都在忙着打背包、收拾行李,到县城买东西。可熊九九根本没那回事一样,他忙着要搞8桌菜,因为县里“四大家”班子的20多名领导、县公安局的领导也要来和武警中队官兵一起会餐,欢送老战士。这掌厨的事,理所当然落在了熊九九头上。
忙完了欢送宴,他又忙着洗碗、刷锅、种菜、喂猪、养鱼、打扫卫生。熊九九视部队为自己的家。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眷恋着自己的家。营山县委书记邓剑、代县长董仲良二位对我说:
“魏指导员,熊九九是多好的一个战士啊,作为武警中队的老指导员,你最了解他,为什么你们武警支队就不能给他提干,或者转志愿兵呢?这次你是代表武警支队下来蹲点搞退伍工作的,能否向上面反应一下,把熊九九留下继续服役,给他转志愿兵或提干,要是支队无法解决,那我们县里给他安排工作。”
“二位领导,难得你们这片爱兵之情啊,主观上讲,熊九九文化是低了一些,只读了个初中。客观上讲现在部队风气不正,转志愿兵要靠关系。从内心讲,我也是舍不得他离开部队的,前两次确定退伍后,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