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9
多方奔走呼吁,收回了退伍证,把他留了下来。这次恐怕难啊,他明天早上就该离队了。这样,我把县里的意见马上向武警支队反映一下。”
我抓起电话向武警支队领导反映了熊九九的事,说明了县委领导的意见。一个多小时后,武警支队政治处主任任绍荣打来电话说:“经支队领导研究,熊九九可以再留队一年,但能否转志愿兵就没有把握了,要把支队的意见给熊九九讲清楚,去留问题要充分征求他的意见。”
夜深人静了,熊九九在哨楼上站完最后一班岗后,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第二天早上离队了,我便让通讯员去把熊九九叫到了中队办公室来,跟他进行了单独谈话。
“九九,你是一个好战士,是部队里不可多得的好战士。经支队研究决定,你可以再留队服役一年,但能否转志愿兵说不准,是走是留,我代表支队最后征求你的意见,说说你的想法。”
“老指导员,感谢你六年来对我的培养教育,我这是第三次被确定退伍了,我已结婚有了孩子,父母亲年事已高多病,丧失了体力劳动能力,而且我父亲是个残疾人,让我明天走了算了。”
“好你个熊九九,刚才我说的那是客套话官话,现在我给你明确地说,你不能走,部队需要你这样的好战士,作为军人,作为一个男人,难到一辈子只晓得把老婆孩子挂在裤腰带上吗?就不晓得想想大事,想想自己的前途吗?听我的,不要走,再留一年,我将会为你呼吁的。”
这一夜,我对熊九九是第一次发火,跟他谈得很久很久,但终于说服他再留队一年。
“老指导员,我听你的,那就再留队一年吧!”
“好好好,这就对了!”
熊九九是留下来了,他的退伍证我收回了武警支队,但能否转志愿兵,我心中没底。当然提干更是没指望了,他文化低,考不上军校,为这事,我苦苦寻思着,甚至搅尽脑汁。
(二)
春天的夜晚,春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一阵春风吹来,我感到头脑十分清醒,毫无睡意的感觉。于是,索性起床,坐在家里的写字台边,一杯茶,一包烟,开始思索着熊九九的事来。
一个通宵后,我写出了反映熊九九事迹的长篇通讯《“傻兵”—熊九九》,有3000多字。第二天上午,我将这篇稿子交到了《南充日报》总编辑罗文荣手中。罗总编看了后,马上动笔亲自改这篇稿子,《南充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报道。几天后,《解放军报》在显著版面刊发了这篇稿子,还加了编者按。紧接着《人民武警报》、《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陆续对熊九九的事迹作了报道。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很大的,北京武警总部打电话给四川武警总队,质问为啥不给熊九九转志愿兵;四川武警总队打电话给南充武警支队,下令将熊九九立二等功,转志愿兵的材料连夜上报武警总队。不久,熊九九立了二等功,转为志愿兵,评为四川武警部队“十大学雷锋标兵”,评为全国武警部队“十大学雷锋标兵。”
在全国武警部队学雷锋标兵表彰大会上,熊九九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等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他和标兵们一起在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十个省(市)参加了全国武警部队“十大学雷锋标兵”先进事迹报告。
经武警总部批准,熊九九被破格提拔为干部。后来由排长、副连长、连职干部,直到在部队退休。
通过宣传熊九九的事迹,我看到了宣传工作的力量和巨大作用。于是我对新闻宣传写作痴迷了,拿起笔来写部队的好人好事,讴歌部队火热的生活。每年在《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武警》、《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新闻媒体要发表七八十篇文章。
其中《120万,为了抢救延续一个退伍的生命》这篇长篇通讯在《解放军报》头版刊载后,在全国军民中引起很大反响。
(三)
我这个人一生中没有什么本事,只有一个特点,喜欢带兵,对年轻的部队官兵们的心里特点有些研究。他们爱好什么,想干什么,需要什么,我喜欢揣摩研究,我本身就是一个活跃分子,唱歌、打乒乓球、写点文章、主持文艺联欢节目、主持婚礼等。在南充武警支队政治处工作期间,部队内部的文艺联欢、军民文艺联欢节目由我主持;部队干部结婚,邀请我主持婚礼。几年间,主持的文艺联欢和婚礼上百场。
说实话,主持这些活动也很累很苦。什么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中秋、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期间,都要举行文艺联欢会,武警部队生活在地方,和社会各界群众联系紧密,地方单位也经常来和部队搞军民联欢活动。部队领导决定要搞一次什么文艺联欢会,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计划、安排、节目内容、形式都要去具体组织实施和指导。主持词要写、要背。四川人说普通话那是赶鸭子上轿,我还得要一字一句练习,搞不准的发音还得查字典。所以一台文艺联欢会下来,要忙乎一个多月。
武警支队领导中那些团级干部也有文化不高的“土包子”,大老粗,有些事你要这样干,他要那样搞,部队参加南充市的歌咏比赛,100名武警官兵组成合唱队,我指挥,要把部队调整成半圆队形,个别领导就发火了。
“嗯!怎么把部队搞成半圆形了?我们是部队嘛!就不能搞半圆形,必须是方块队形,这样才能整齐化一,步调一致。”好像部队就只能出现方块队形,否则就不代表部队了。
我倒想起了我们刚入伍时,那时受“*”的思想影响,遇事遇人都要分“左派”、“右派”,部队整队时,只有下达口令向左看齐,不能喊“向右看齐”,向右看齐,就成了“右派”,右派就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就是刘少奇、*思想路线上的人了。喊一阵向左看齐的口令后,觉得部队的队形把队头当成了队尾,把队尾变成了队头,不便于整队,那就再不喊“向左看齐”和“向右看齐”了,就喊“向中看齐”,意思是“向党中央看齐!”
部队中有的领导本身文化素质低,开大会念文件经常把身先士卒念成“身先士碎”,把瞠目结舌念成“膛目结舌”,把忏悔念成“千悔”,把兢兢业业念成“克克业业”,把坚忍不拔念成“坚忍不拨”,把参差不齐念成“参叉不齐”,等等等等,往往闹出很多笑话来。
我们政工部门几个“秀才”经常把有的领导念的错白字编成一大串当笑话讲,当戏唱。有一天我们在办公室又唱了起来:
“我一定要克克业业,坚韧不拨地工作,身先士碎,有了错误就千悔,否则就要膛目结舌了!”说着唱着,那位经常念错白字的领导从门外听着我们的话走了进来,吼道:
“你几爷子文化高,文化高,都是你妈些日龙包!”
我们赶快起立敬礼,一个个面红耳赤,那才叫瞠目结舌,呆若木鸡,连大气都不敢出,过后我们再也不敢讲这些笑话了。
部队官兵关系好,人与人之间没有深仇大恨,吵了闹了没几天又成了亲兄弟,从不记仇。
(四)
一次,武警支队组织排练一个舞蹈《热血颂》,参加四川武警部队文艺节目汇演,选了16个战士来跳,因为武警部队支队这一级没有女兵,将8个男兵装扮成“美女”,穿连衣裙,留披肩发,打扮得花枝招展,像模像样,舞美而且很有激情,男兵们的假发、连衣裙都是从地方歌舞剧院借来的,部队官兵们看了这个节目反映很好,都说这个节目一定会获奖的。但武警支队一位副支队长看了我们的节目排练后很不高兴,大发雷霆:
“啊!怎么男兵都穿上了紧身军装,搞得男不男,女不女的,一个个雀雀都翘起来了,太不雅观了,有损于部队的形像。这不行,必须穿我们平时的军装。”
“这是舞台艺术,是舞美的效果,你懂吗?如果不穿紧身军装,就不会把这个舞蹈的气氛和美感展示出来”。我耐心解释说。
“那不行,部队绝不允许搞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把紧身军装统统换掉。”
“总政歌舞团,还有全国的文艺团体演出的军人舞蹈,男兵不都是穿的特制的紧身军装吗?电视上经常在演,难道说都是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是在丑化军人吗?”
“你魏远林就喜欢耍点小聪明,就喜欢搞点别出心裁的东西,平时在工作上也是这样,动不动就要搞些改革啦,开放啦,部队的‘三大条例’在那里摆起的,照着执行抓工作就是了,还搞那些花花点子干啥?”
“猪鼻孔插大葱—装象!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自己文化低,不学无术,还要猪八戒戴眼镜—充知识分子,跟你这样的土包子共事,真是气死人了!”
“你是洋知识分子我是土包子,但是你是营级干部,我是团级干部,下级服从上级,你必须听我的,把那些紧身裤紧身衣换掉!”
“你球筋不懂,不懂装懂,还自以为势,自己文化低,能力差,平时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总是思路不清点子多,情况不明决心大,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饭桶、草包!”这一骂不要紧,搞得战士们一阵哈哈大笑起来。
这位领导被我骂得青筋直冒,涨红着脸悻悻而去,舞蹈继续排练,战士们跳得可带劲了。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支队主要领导找我谈话:
“听说你欺负某某领导,这是真的吗?人家被气得坐在我办公室哭起来了。下级服从上级,部队的规矩还要要的。”
“狗屁上级!好说歹说给他解释不听,不懂装懂,瞎胡闹,和这样水平低,能力差的领导在一起共事,怎么把部队建设搞得好,怎么把部队带得生龙活虎?”
说是说,吵是吵,闹归闹,文艺节目还是参演了,而且还获了奖。
第45-46章
第 四 十 五 章
部队就是这样,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无论上级的决定正确与否,说的话,决定的事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你都得服从和执行,这是确保部队令行禁止,高度集中统一,夺取胜利的法宝。但是有了错误的决定,你也不得不执行,甚至令人啼笑皆非。
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小龙镇的武警教导大队,是南充市武警支队的一个正营级单位,是训练基地,轮训干部、班长,一年一度的新兵训练都是在这里举行。我任教导大队教导员时没有配大队长,只配个副大队长, 这里条件太差,官兵们住的是多年失修的平瓦房,热天没有电风扇,食堂里只有几张破烂的饭桌,连凳子也没有,新兵训练时最多有500多官兵在此训练、学习、生活,只好把饭菜放在地上,官兵们蹲在地上吃饭。早上跑五公里越野回来,部队官兵没有热水洗澡洗脸,竟连自来水都没有多的,只保障煮饭、烧开水用。冰天雪地,官兵只能用水田里的水洗澡、洗脸、洗脚,条件太艰苦了。
部队营区里有一个大鱼塘,是干部战士们人挖肩挑出来的,但这个鱼塘由部队领导指示,给了当地一个小包工头养鱼,那包工头姓蒋,他和武警支队领导的关系是铁哥们儿关系,平时也根本没把我们这些营级干部放在眼里,为防止我们部队干部战士偷他的鱼,老蒋请了个60多岁的老头吃住在营区里,自己生火炉煮饭,用水电不给钱,又养了一条又大又恶的狼狗,专门看管鱼塘。
“这简直太混账了!部队干部战士辛辛苦苦挖成的鱼塘,不用于部队养鱼改善伙食,送给地方的关系户养鱼挣钱,这还像部队的样子吗?”
“狼狗在部队营区里通夜通夜地叫,吵得官兵们根本无法睡觉,我们要把这条狼狗打死!”
“打不得哟!打狗欺主。打了狗,就欺负了蒋老板,欺了蒋老板就等于欺了武警支队首长,那就是违反了部队的纪律。”干部战士议论纷纷,牢骚满腹。
我多次与武警支队领导交涉,想把鱼塘收回来养鱼,改善部队官兵伙食,却毫无结果。上有乌七八糟的政策,下有啼笑皆非的对策,大队部是二层楼高的小楼,我住在二楼上。我们着先是与狼狗勾兑感情,给它吃骨头、馒头、包子,这样彼此混友好了,它不再干涉我们偷它主人养的鱼了。那住在营房看管鱼塘的老头儿,我不信你24小时不眨眼不睡觉一直盯着鱼塘,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嘛。待那老者半夜三更睡着了时候,我在阳台上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