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欲效高祖收猛士,先从冰室暖人心

  牛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行驶。
  刘奚看向前方赶车的那道敦实背影,开口问道:“敢问车丈姓名?”
  “贱名獾从。”
  “獾从?”
  刘奚默念了一遍,这確实是个恶名,看来这车丈估计是荀氏世代所畜养的奴僕。
  刘奚没有再多问,只是看了一眼天色。
  此时虽说是天色已晚,也才是三点左右的申时。但对於习惯了日落而息的古人而言,已经是快到一天工作即將结束的时候。
  他对獾从道:“车丈麻烦先不回府,我们去西市一趟。”
  獾从应了一声,熟练地一抖韁绳,牛车拐了个弯,向著洛阳城最繁华的西市而去。
  在市集上,刘奚没有耽搁,先拿一匹绢换了三千钱。
  径直走到一家熟食铺,利索地买了两根煮好的羊腿。
  又在称了一大包还热乎的胡饼,最后提上了一坛浊酒。
  提著东西回到车上,刘奚对有些疑惑的獾从说道:“劳烦再去一趟宣阳门。”
  獾从的神情微微一变,但没有多问,再次驱车向南。
  宣阳门,洛阳城的正南门。
  此门有两批禁军驻守,只因门后有特殊的建筑冰室。
  冰室隶属皇家,里面储藏著冬日採集的坚冰,歷经春夏而不化。
  每逢酷暑,天子便会以此处的藏冰赏赐给王公大臣,这是一种莫大的恩宠和身份的象徵。
  所以城门的开关由城门校尉负责,而门內冰室的安全,则由更精锐的宿卫直接掌管。
  果然荀家的牛车刚一靠近宣阳门內侧的冰室区域,立刻就有两名持戟的宿卫军士上前,厉声喝道。
  “来者何人!此乃禁地,速速退开!”
  獾从被这阵势嚇得不轻,连忙勒住牛车。
  刘奚却不慌不忙地从车厢內探出身来,脸上带著温和的笑容,朗声道:“二位,在下刘奚,前来探望在此处当值的族叔,刘军候。”
  听到刘军候,两名士兵对视一眼,脸上的煞气稍减,但依旧警惕:“你在此等候,我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名士兵快步返回,態度恭敬了许多:“请隨我来。”
  刘奚对獾从道了声谢,和獾从一起提著东西,跟隨士兵走进了那座散发著丝丝凉意的石砌建筑。
  冰室之內,光线昏暗,空气清冽。
  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军官正沉声指挥著手下,將厚重的草蓆覆盖在新搬入的冰块上。
  这些冰块將放在地窖中储存,等到夏天再被贵人们取出来享用。
  他身材壮硕,面容刚毅,此人正是军候刘玄。
  刘玄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玄德公另一子,甘陵王刘永的后人。
  自蜀汉亡国,刘禪与刘永两脉宗亲便被尽数迁往洛阳。
  数十载光阴流转,风雨飘摇。
  当年的皇室宗亲,或病逝於异乡水土,或丧命於歷次动乱,还有几人不知所踪。
  时至今日,仍留在洛阳的刘氏嫡系,已是寥寥无几。
  而刘玄,这位凭藉一身武艺在禁军中挣得一席之地的中年人,已然是如今洛阳刘氏辈分最高的长者。
  无人知晓,这位在禁军中勤恳度日的刘氏长辈,其命数坚韧得匪夷所思。
  他不仅將是刘备血脉中唯一能安然躲过未来永嘉之乱的人,甚至会一路辗转回到蜀地成都,被成汉封公。
  且至少活到了八十岁,亲眼见证西晋与成汉两个王朝的覆灭。
  这份於绝境中求生的本能,直追汉高祖刘邦,堪称刘氏耐活王。
  在刘奚被逐出家门、最落魄无助之际,是这位族叔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给予了他最实际的照拂。
  比起那个便宜父亲刘皓,不知要可靠多少倍。
  刘奚快步上前,在距离刘玄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將手中的酒罈和食物放下,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晚辈礼:“伯父,小侄刘奚,前来拜见。”
  刘玄大步走过来,扶起他的手臂,脸上带著几分粗獷的关切:“你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此地是禁军当值之所,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刘奚直起身,指了指地上的东西。
  “今日偶有所得,心中欢喜,便买了些酒肉。小侄知道伯父与诸位军士在此当值,终日与冰石为伴,寒气侵体,想必十分辛苦。特意备了些热酒和吃食,给大伙儿暖暖身子,聊表心意!”
  他这番话没有丝毫遮掩,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冰室內所有当值的卫士都听得一清二楚。
  一瞬间,那些原本面无表情、恪尽职守的卫士,眼中都露出了惊讶和热切的光芒。
  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从刘奚身上,转向了他们的长官刘玄。
  刘玄只觉得一股热气直衝头顶,脸上涌起难以言喻的自豪和光彩。
  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素来有些书呆子气、不通人情世故的族侄,竟会做出如此为他挣脸面的事情来!
  “好!好!好!”刘玄重重地拍了拍刘奚的肩膀,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我这贤侄,有心了!”
  他转过身,对著手下那群眼巴巴的卫士一挥手,豪气干云地喝道。
  “还愣著作甚?这可是我侄儿的一片心意,都过来,分了它,谁都不许客气!”
  “谢刘公!”
  “谢郎君!”
  卫士们顿时发出一阵压抑而兴奋的欢呼,几名老兵油子上前,七手八脚地分起了香喷喷的羊腿和胡饼。
  冰室里原本清冷的气氛,瞬间被一股暖意所取代。
  刘玄拉著刘奚,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惊奇和探究。
  “阿奚,你老实跟我说,今日这是怎么了?”他上下打量著刘奚,仿佛第一天认识他,“我记得你素来性子执拗,一心只想结交那些洛阳名士,对我等总有些疏远。”
  刘奚心中瞭然,知道自己的变化太大,必然会引起他的疑惑。
  於是半真半假地感嘆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在洛阳城里吃了些亏,碰了几次壁,自然就学乖了些。”
  刘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更多东西,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嘆道:“你能想通,再好不过。”
  几名卫士正狼吞虎咽,他们吃得满嘴流油,將羊腿啃得乾乾净净。
  甚至意犹未尽地抽出腰刀,用刀背小心翼翼地敲开腿骨,吸吮里面滚烫的骨髓。
  那副珍惜的模样,足以证明平日伙食有多清苦。
  刘奚的目光越过这片嘈杂,落在了门外角落的阴影里。
  獾从孤零零地站在牛车旁,不时朝里面张望,喉结下意识地滚动。
  当刘奚的目光投来时,他仿佛被烫到一般,猛地低下头,盯著自己的脚尖。
  刘奚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撕下一块羊肉,又拿了两个厚实的胡饼,径直走了出去。
  “车丈。”
  听到声音,獾从猛地抬头,看到递到眼前的食物,顿时慌了手脚,连连摆手:“这使不得!小人怎敢。”
  刘奚没有与他客套,直接將分量十足的食物塞进他怀里,语气平淡却不容拒绝。
  “拿著。你也辛苦了,趁热吃。”
  獾从捧著怀中温热的羊肉和胡饼,僵在原地。
  平日里,他只是个赶车的下人,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不因衝撞贵人而获罪,何曾奢望过能被如此正眼相待?
  別说討要,就连多看一眼那些食物,他都觉得是一种僭越。
  他看著刘奚的背影,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刘奚这些看著健硕的宿卫军士,不禁感嘆。
  在这乱世之中,想要立足,乃至有所作为,没有自己的力量是万万不能的。
  他需要一支真正属於自己的部曲,一支忠诚、敢战的私兵。
  然而现在既无可以倚仗的家僕豪奴,更无调兵遣將的官职在身。
  眼下他唯一能借用的,便是这日渐式微的宗族之力。
  伯父刘玄手下的这些宿卫,身手矫健,纪律严明,是上好的人选。
  在歷史上,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將沦为司马家野心內斗的炮灰,死得毫无价值。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与其那样,不如跟著自己,为汉家儿郎保存一份元气,留下一颗火种。
  当然刘奚也清楚,仅仅一顿酒肉收买不了人心。
  这不过是在这些未来可能成为他班底的人面前,刷一个慷慨大方、体恤下属的初始好感度而已。
  就像他开工作室的时候,每逢周四都会买两口袋的炸鸡。
  待眾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收拾残局后,刘玄將那些意犹未尽的士兵打发去换岗,冰室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气氛重新安静下来。
  刘奚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伯父,”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小侄有一事相求,此事关乎小侄一生,恳请伯父成全!我欲过继於北地王一脉,自立门户。”
  “什么?”刘玄如遭雷击,失声喝道,“胡闹,哪有后辈主动过继给先人的。”
  北地王刘諶。
  这个名字在所有刘氏宗亲心中,都代表著一份无法磨灭的刚烈。
  他是后主刘禪的第五子,在听闻邓艾兵临城下、后主决定投降之后,悲愤交加,於昭烈庙中先杀妻子,而后自刎殉国。
  刘玄想开口斥责,但看到刘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奚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不疾不徐地劝说道:“请听小侄一言。您也知晓,我与父亲素来不睦。况且二弟年岁渐长,安乐公的爵位,理应由他承袭。与其我彼此相看生厌,虚耗光阴,不如就此过继出去,也让二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玄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刘奚和他父亲刘皓那些破事。
  可刘皓作为安乐公,小小的军候刘玄是没资格劝说的。
  不过若是涉及到宗族过继这些事情上,刘玄作为长者,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奚的提议,从情理上竟是完全说得通的。
  他沉思良久,看著眼前这个目光坚毅的族侄,终於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此事又合乎情理,我便为你做这个主。待寻个时机,我会召集洛阳的族人,將此事议定。”
  “多谢伯父成全。”刘奚再次深深一揖。
  想要先打造一个好的人设,就需要用到大切割术,切割黑歷史。
  当刘恂的后人,从名义上来说远不如刘諶的后人。
  刘奚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三代安乐公之后,只图安乐。
  就在刘玄思索如何向刘皓开口时,刘奚又拋出了一个问题。。
  “伯父,您可识得羽林郎司马曜。”
  “哦?司马曜。此名入耳,倒有几分印象。他並非宿卫旧人,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应是成都王麾下,新晋提拔的宗室子弟。”
  此刻执天下牛耳者,莫过於三位手握重兵的宗王。其中坐镇於鄴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其势尤盛。
  就在今年正月,司马颖亲率雄兵,以雷霆之势攻入洛阳。
  那是一场对洛阳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
  刘玄作为禁军的军候,对此感受尤深。
  他缓缓开口,带著感慨:“你需知晓,当今洛阳,已非天子之洛阳。成都王正月入京,清盪朝野,更易宿卫。禁军之中,多少忠於职守的旧部,或被罢黜,或遭贬斥,其位多为鄴城来人所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双来自鄴城的眼睛。
  这便是当下的格局,司马颖心腹大將石超,领数万精锐屯於洛阳城。
  名为拱卫,实为监临。
  整个京师,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战战兢兢,仰其鼻息。
  刘玄將司马曜的底细和盘托出,话语间带著一丝不屑。
  “此人不过是鸡犬升天,借了成都王的势罢了。”他看著刘奚,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我听闻,你与他在街面上起了爭执?他虽是小人,但毕竟乃禁军中人。需要叔父为你调解一二吗?不过,若是这般,之前说的脱籍易祧之事,可就要缓一缓了。”
  话音落下,刘玄的目光却紧紧锁住刘奚。
  这既是长辈的关切,更是对一个晚辈的考较。
  刘奚决意自立门户,未来要面对的,绝不止一个司马曜。
  若他真有手段,便不该事事依赖长辈;若他只是空有志向,此刻便会显出怯懦。
  刘玄在等他的答案。
  “与他人的口舌之爭,终是末节。侄儿眼下最窘迫的,是自立门户,却孑然一身,凡事皆要亲力亲为,实在分身乏术。”
  他没有再多做铺垫,直接切入了正题。
  “能否从您麾下解甲归田的袍泽中,寻两位忠厚可靠的,来侄儿身边做个护卫和管事。工钱月例,侄儿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这个请求,务实而直接。
  对於刘奚来说,建立自己的班底,快速打响名號,要比和司马曜这样的小人纠缠重要的多。
  再说刚刚刘玄既然说有很多禁军被裁撤,那此时不捡漏,何时捡漏?
  如果控制洛阳的司马越打算和司马颖交手,那些裁撤禁军肯定会被再度徵发,这期间的空档,就是刘奚建立自己班底的最佳时机。
  刘玄背著手,在冰室里踱了两步,似乎在脑中搜寻合適的人选。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对刘奚说道:“我给你两个名字。你自己去寻访,人家愿不愿意跟你,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族叔指点!”刘奚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刘玄缓缓道来:“一个叫莫延年,我们这些老人儿都叫他老莫。以前在军中是斥候,心思縝密,为人最是忠厚不过。可惜近来视物不清,只好退了下来。”
  “另一个叫周广宗,”刘玄继续说,“是个身高体壮的大块头,有把子力气,性子也直,就是憨了点,脑子不会拐弯。正月跟隨长沙王征战,为了护著同袍,被人砍断了半只手掌,也退了。”
  斥候出身,心思縝密,適合做管事;身强力壮,性子直爽,適合做护卫。
  虽然一个伤了眼,一个断了手,但对刘奚目前的需求来说,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甚至从刘奚的私心来说,身有残缺,反而更容易保证忠诚度。
  刘玄將两人的住址大致告诉了刘奚,又郑重地叮嘱道:“他们都是铁骨錚錚的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日子过得颇为潦倒。你若真心要用他们,便要以诚相待,不可有丝毫轻慢。”
  “放心,侄儿明白。”
  从冰室出来,刘奚直奔老莫的家。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净利落,角落里几颗青菜长势喜人。
  刘奚到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就著门廊下的天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补丁叠著补丁。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用湿泥捏著小人,浑然不觉周遭。
  刘奚示意獾从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抱著一匹细绢,迈步走了进去。
  妇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到两个陌生人,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嚇得猛地站起身,慌忙將玩泥巴的孩子拉到身后,眼中满是戒备。
  “请问,莫兄在家吗?”刘奚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侵略性。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便走出一个独眼的汉子,正是老莫。
  老莫比刘奚想像的还要落魄,眼浑蒙著一层淡淡的翳,目光显得有些涣散。
  “你是何人?”
  “莫兄,在下刘奚,乃刘军候之侄。”刘奚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受伯父举荐,特来拜访。”
  老莫紧绷的身体稍稍一松,但疑虑未消。“军候,举荐我这个废人做什么?”
  “刘令说,莫兄为人忠厚,经验老到。”刘奚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將目光投向他身后的妻儿,诚恳地说道,“我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帮我管家护院。我愿出每月两千钱,僱佣莫兄。”
  两千钱,僱佣一名军士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超过市价太多。
  只因刘玄说过,这老莫不仅忠厚,而且经验资歷当军官都绰绰有余,只是困於出身和运气而已。
  他顿了顿,將手中的细绢递了过去。
  “府中另有住处,嫂夫人和孩子也可一併接过去,洒扫杂役,总有活计可做。这匹绢,权当是给兄的第一个月例钱,先拿去给嫂子和孩子添两件新衣。”
  老莫沉默了。他盯著那匹在泛著柔光的细绢,又缓缓移向妻子身上那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喉结滚动了一下。
  良久,他沙哑地问道:“为何选我?我眼盲,力衰,已是个无用之人。”
  “因为伯父说莫兄是忠厚之人。”
  说完,刘奚的目光转向那个躲在老莫身后的孩子。
  “再者,令郎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若莫兄愿跟隨我,待安顿下来,我定会为他寻一位名师,读书识字。”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老莫的心上。
  老莫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然后对著刘奚,郑重地抱拳,深深地躬下身去。
  “蒙郎君不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