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是谁
“这里是一切出现的地方。”越来越接近绝对的黑暗中,此生已经渐行渐远,在所有思绪全都退潮后,唯留下这道先验中留在海底的印迹,越来越清晰。
无需旁证,宋嘉知道此刻回放到的地方已不存在“宋嘉”这具肉体。
但这时宋嘉对此已毫无惊奇。
渐渐地,眼前景象已无法再被称为“黑暗”,因为它是活的,这“活”不是因为有生命,恰恰相反,那就像生命的对立面,一种吞噬整个心域的不可抗力将一切知觉卷入“虚空”感中不断沉陷,整个过程让心识产生的感知宛如一种不截然属于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生命。
呼吸已完全消失,连同肉体存在的一切痕迹。
于是沉陷之处,即是全部。
这不就是之前回放中多次出现、让婴儿时的自己一次次惊醒的无边噩梦和里面的无尽空音吗?
对了,每个婴儿都会做这样的梦,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即便被惊醒后,那撼动心神的余震仍会让孩子久久无法停止惊啼...
此刻,宋嘉算是完全明白了个中因由。
但现在,这一切已不是噩梦,而是让人无处可逃的全部现实。
那黑暗所蕴含的魔魇,让宋嘉几乎完全忘了自己只要一睁眼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不过内里,又有一种隐秘的动机让宋嘉不愿错过直面这灵魂与存在的最终之谜。
魔魇深处,“现实”早已不复它本自绝对的现实性,而渐渐显露出于梦境无异的本质。
原来“庄周梦蝶”不是一个哲学故事,而是更根本的真实,“现实”不是因为其真实而真实,只是由于别无旁证而真实,就像在梦境中别无旁证时梦也同样真实。
在“别无旁证”中,其实不可能真正知道眼前是“梦”还是“现实”。
这是最终现实下心识体的最终本能。
在这一切有形消失净尽之地,“真实”被剥离了所有寄托、假象,显露出了这个空空如也的内核,它无真可真,只是疯狂渴求着某种有形以寄其真——或者说可以让它信以为真,但此间其实从无绝对之“真”,唯有权且之“寄”,由此构成的处境即是心识体所在的永恒。
于是“恐惧”成了一切必须有所寄托的心识体与生俱来无从解脱的梦魇,只有当眼前出现的现象让它能以为得偿所寄时,才会暂时潜藏不见。
但这仅是潜藏,意识之下,其实每个心识体都清楚,“得偿所寄”只是它的自以为而已,那现象的本体及其流变其实从来都不是心识体所能真正认知、更遑论左右的。
一切注定无常。
但它们全都本能地拒绝看到这一点,它们不顾一切地造像,略如所愿便又竭尽所能去经营维持这终究徒劳的一切。
只因它们无法抵御那无意识深处的终极恐惧,在内心不安的驱使下,只能通过无休无止的造像以逃避和欺骗作为自己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
为了造像的寄托和延续,繁殖就必须成为它们最深的本能。
于是,一个永恒而完美的闭环形成了:虚无与恐惧驱使着心识体永不休止地造像,并由此在幕后完全掌控了它们的一切;而心识体却同时在造像中找到了自欺的永恒理由——看,我在创造自己的生活——借此,它们得以让自己相信战胜了虚无与恐惧,而且它们还在不断彼此互证着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它们的“社会”与“文明”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看着这一切,无常,只是静静地笑而不语,只要稍一动作,心识体们苦苦造像出的一切便会瞬间分崩离析,任何互证与文明都无法丝毫抵挡它的发生,只是这一切只会发生在每个心识体唯一真正所处也唯有自己知道的“此在”里,而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一切如故...
其实,心识体何尝不知,但它们别无选择,好在这成像发生在虚无中,心识体们只要愿意,就可以不顾注定发生的无常去营建自己注定幻灭的造像。
而在营建造像的同时,意识之下亦注定不断累积着疲厌乃至自我毁灭的欲念,这种累积最终的外在表现便是衰老与死亡。
并非“无常”有意为难可怜的心识体,而是心识体必须要相信自己造像的“真实性”才造就了无常。
可如果造像真是真实的又何来“必须相信”?
这本自源于不信。
这种构型下的心识体,永生永世都在试图用它们本自“不信”的意念去制造“信”,却不知它们唯一实现着的依然是世间唯一实有的“无作妙信”。
“无常”即是以无作妙信实现着的“不信”...
至极黑暗中没有了有形干扰,一些在“人生”时困扰难解的终极问题,开始一点点纾解,在无尽虚空中慢慢打开了死结,并不断向虚空深处延展。
宋嘉忽然意识到这黑暗并不是此刻才出现的,它其实一直都在,当这里还有“人生”显现时,它就在一切成像背后,作为心识的万有引力之源,在幕后牵动着心识体所有的一举一动,同时亦是外面那个世界的真正原型...
对了,这会儿已经彻底没有“宋嘉”了吧。
“我是谁?”这个问题此时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宋嘉忽然想到,当有那具肉体存在于眼前时,这个问题其实和此刻的处境是一样的,“此在”就是“此在”,真有什么绝对的依据可以让心识从中分辨出何为“我”吗?
并没有。
“我是谁?”之问依然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如果你能指出什么是‘宋嘉’,那么那就不是你。”关于小伟的记忆片段竟依然清晰,那会儿自己一时转不过弯来,还问了句为什么,小伟笑微微来了句,“因为那不就在你‘对面’了吗?”
当时听完心头一动,不想那一动竟直接连接到了此刻,这里已经没有了对面的那个并非自己的自己,那么这里所在的又是什么?
.